傢俱樣板清貨 購買時謹防優惠陷阱
4月份是各傢俱品牌樣板清貨或優惠促銷最猛烈的時候,因為緊接著就是新品紛紛上市,“舊”的產品必須為新品讓出展示空間。走進各賣場,都能看到商家的“樣板清貨”以及“全場X折”的廣告招牌。但記者發現,不少品牌打著“樣板清貨”的招牌,銷售有些瑕疵的產品;更惡劣的,是商家打著“全場X折”的謊言,標高原價以低折扣忽悠消費者。
貽珺燈飾 請坐沙發
樣板便宜很多抵
在馬會傢俱碰到市民王女士一家,她告訴記者,給孩子買了套小面積的二手房,裝修完後剩下的錢就不多了,但又不想買品質太差的傢俱,希望能買到“孩子喜歡,品質不錯,價格便宜些的產品”。
王女士相當精明,知道每年4月份各傢俱商場都會有各種促銷活動,她已經在各大商場奔波了一周,“兒子喜歡現代簡約的傢俱,餐桌椅和茶几都是金屬電鍍加玻璃的,客廳的布藝沙發和臥室的床,這是大頭,在多個品牌間比較了一下,最後挑選了的都是正在清貨的樣板,沙發原價8000多元樣板不到3000元,布藝床加床墊原價近10000元樣板4000多元。抵!”交完款的王女士顯得特別興奮,滿臉笑容。
消費者秦先生夫婦也是專門來淘樣板的,歐式新古典是他們的心頭好。“平時一整套歐式新古典的傢俱沒有幾萬上十萬元拿不下來,太貴,買不起。現在包括床、床頭櫃、梳粧檯、沙發、茶几、餐桌、餐椅的全套傢俱,不到5萬元全部搞定。”秦先生告訴記者,“這種經典款式的板木傢俱,放在家裡20年也不會過時。”
走訪了多個傢俱賣場,記者發現不少樣板確實品質不錯,而價格又真的便宜很多,有的甚至低至2折。不止一個品牌的促銷員告訴記者,“都虧本在銷售。”
李小姐是購買樣板傢俱的堅定擁躉,其理由有三:首先是便宜;其次是傢俱是“期貨”產品,送到家的與在店裡看到的未必一樣,還不如買樣板看得清楚;三是板式或者烤漆傢俱有異味,樣板一般在店鋪裡散發了一段時間,相對“環保”。
掛羊頭賣狗肉驚
4月份本來是傢俱銷售的淡季,但“樣板清貨”、“打折促銷”確實又能為品牌帶來人氣。有些商家看准消費者心理,乾脆渾水摸魚,將價格提高,再舉起“打折促銷”的牌子,忽悠消費者。
消費者程先生則想買一套中式新古典的客廳傢俱,他告訴記者,他觀察了三個賣場的多個品牌,發現有商家明顯在欺騙消費者。“一套沙發與配套茶几,原價就是1萬多元,但最近開始促銷,原價成了4萬多元,打3.8折,與原價幾乎沒有區別。”程先生歎息,“如果不是早就想買,一直關注這幾個品牌,還真在3.8折下動了心。”
仔細查看了程先生提到了兩個品牌,發現情況確實如此。而且,還不僅僅是這兩個品牌,在幾家賣場都發現了類似的情況。一個專營美式傢俱的品牌,將原價6萬多元的一套客廳傢俱突然提價到18萬元,然後打3.5折,不遠處一家經營歐式田園風格的傢俱品牌,原價1.38萬元的單椅,調價到2萬元再6.8折優惠,著實吸引了不少人。
在一家專賣沙發的店鋪,記者看到一款“樣板清貨”全皮沙發,價格確實有優惠,但椅面的皮已經嚴重磨損。記者問促銷員真皮的“三包”期限是多少?促銷員回應,樣板不包售後,但可以有償維修。記者在多家店鋪看到,清貨的樣板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瑕疵。比如烤漆不平、布藝真皮磨損、銀箔損壞、油漆刮花等等。
網友“誰都不傻”卻稱“樣板清貨”有很多陷阱。首先是不少樣品傢俱款式陳舊;其次就是大部分樣板或多或少存在瑕疵;總之一句話,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上當受騙時有發生。
購買樣板無“三包”
一直以來,傢俱廠商和消費者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的隔閡,很多促銷員對樣板的瑕疵並不告知,特別是一些隱性問題,比如軟體傢俱的框架是否存在品質缺陷,消費者看到就看到了,沒看到就蒙混過去。按照相關規定,商家的廣告宣傳已經構成了合同要約內容,必須嚴格遵守承諾。此外,政府已經出臺了《傢俱買賣合同》示範文本,對傢俱名稱約定的內容十分詳細,基本上涵蓋了消費者所購傢俱的各個要素和細節。但現實情況是,傢俱都沒有完善的“三包”規定,更遑論樣板傢俱,基本不會“三包”。所以,業內人士認為,確保資訊對稱,主要靠商家建立誠信。
有部分商家在違約責任一項上標示“遵照商場內部規定”的字樣,示範文本合同對違約責任進行了明確,避免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霸王條款”。合同還明確了市場主辦方的責任,包括先行承擔賠償責任等內容。專業人士呼籲以上這些規定一定要落在實處,保障傢俱市場真正規範健康發展。
消費者在購買樣品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傢俱,比如外表是否受損、漆面是否脫落、外套是否有污漬、框架和五金件是否完整等,確保功能以及外觀符合要求後再付款。另外,如果樣品板式傢俱的螺絲已經鬆動,就該引起注意。因為,螺絲與刨花板連接力較小,擰的次數多了就會滑脫,很難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