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麵包機做麵包的做法 ACA麵包機做麵包怎麼做
我家的麵包機是ACA500.我做了幾十次了,都是成功的。下面我來針對我這款機型來說一下我的成功做法。
第一步:在桶內加入鹽小頭勺1/2,食用油大頭勺2勺,雞蛋1個,清水110毫升,雀巢全脂奶粉大頭勺3勺; 第四步:開始攪動的時候,不蓋蓋子,拿筷子幫幫忙。
第五步:半小時的時候,機子會唧唧叫,提醒你加料(我一般加入事先洗好濾幹的葡糖幹)。 好了,下面蓋上蓋子,就不要再打開了。
第六步:等最後還剩5分鐘的時候,拔掉插頭,繼續悶5分鐘。其實時間還是原來那麼杜哈!
第七步:取出放在烤架上放涼。再切片。
這樣做出的麵包絕對是表皮淡淡的金黃,內部綿軟,絕對不幹。
先說下有廚師機為什麼還要買麵包機的原因。我今年的工作比去年還忙,週末做的麵包只夠吃兩三天。之前到了周中間,我還會去買外面的麵包吃,可現在我對人造黃油的味道太敏感了,實在沒辦法接受,只好自己做。正常做一次麵包需要三小時以上,下班回來哪裡還有精力守著廚師機和烤箱呢,所以求助於麵包機,把所有原料放進去就不用再操心了,我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玩電腦就玩電腦。
有好多朋友為了改善麵包組織,只使用麵包機的揉面和烘烤功能,如果單用這兩樣,麵包機比廚師機和烤箱就實在沒什麼優勢了,我用它的目的就是省心,所以這第一輯裡的麵包全部依靠麵包機,手工參與的環節就只有投料。雖然組織不及手工整形來得細膩,可它的優點在於標準化,循同一過程出來的組織基本差不多,粗也不會粗到哪兒去,而用手工或其它方式揉面,由於個人對揉面和發酵程度判斷的差異,即使有好設備也未必會做出好麵包。
既然有這樣的優點,當初我為什麼會放棄麵包機呢?這是因為當時的麵包機的缺點:揉面溫度高——造成麵團過早發酵;發酵溫度高——因而麵團溫度高,影響味道。我那麵包機還有個問題,揉面的過程中,麵團經常纏不到攪拌刀上,攪拌刀做無用功,麵包機內筒溫度升得比較高,麵團總也揉不到理想狀態。這幾年可能廠家的工藝改進了,我新買的這台在揉面過程中,麵團始終纏在攪拌刀上。揉面時機器升溫比較慢,我這幾次做的麵包都用到了冰的原料,因為現在氣溫高,為避免麵團溫度過高,先前幾次我在揉面時是開著蓋子的,結果發現麵團溫度偏低,所以這次做,在使用了冰的液種的情況下,我揉面時是蓋上蓋子的,麵團的溫度比較合適。
在這裡不是想說麵包機有多好,對於我個人來講,還是更喜歡用廚師機打麵團、手工整形做的麵包,我只是覺得,在沒付出什麼努力的情況下,有這樣的組織我很滿意。
原料:
液種:金像麵包粉120克、即發乾酵母1/4小匙、水120克
麵團:金像麵包粉280克、液種全部、即發乾酵母4克、細砂糖60克、鹽5克、奶粉16克、蛋1個(約50克)、水90克、黃油40克、核桃碎80克
這裡用的核桃碎是超市里打各種粉的櫃檯買來的現磨的核桃渣渣。
做法:
⒈將液種部分的酵母放在水中化開後,加入麵粉混勻(圖1),放溫暖處發至內部起泡後(圖2),送入冰箱冷藏16小時以上(圖3)。
⒉將細砂糖、鹽、奶粉先放入桶中。
⒊放入麵粉,將酵母放在最上面。
⒋使用“五指神功”將幹性原料混勻。
⒌加入液種、蛋、水。
⒍開啟麵包機,選擇“4和麵”,運行20分鐘。
⒎和麵程式結束後,選擇“5和風麵包/英式麵包”。當運行到10分鐘後,機器會停止,休息5分鐘,此時加入軟化的黃油。
⒏休息5分鐘後,機器繼續運轉,當聽到“嗶嗶”聲時,加入核桃碎。運行至剩2小時15分鐘時,和麵結束,此時檢視麵團的狀態。
說明:
⒈投料的順序:說明書上有特別指明先放液體,後放幹性材料,原因是在使用預約功能的時候避免酵母提前發揮作用。我還是按以前做麵包的順序,先放幹性材料,後放液體,對於立即要開始做的麵包,幹濕性原料的先後順序沒所謂的。
⒉麵團的溫度:為避免夏季使用麵包機和麵時麵團溫度過高的問題,可使用冰蛋和冰水。也可開著蓋揉面。具體要不要開蓋,還是那句話,看情況啦。
⒊放黃油的時機:說明書上是所有原料一起放的,考慮到油脂投放過早,影響麵團出筋,所以我在麵團出筋後再放黃油。
⒋我試過,單用“5和風麵包/英式麵包”程式揉面的程度不夠,所以多加了1個“和麵”程式,至於“和麵”程式運行多長時間要根據配方了,加了淡奶油的麵團和麵需要的時間相對會少一點。
⒌投果料的時機:一般是在聽到“嗶嗶”聲時投果料,能充分揉勻,但也要分具體情況,象泡過的葡萄乾這樣比較不經揉的原料可以晚放5分鐘左右。
⒍無“和風麵包”程式的麵包機選擇“甜麵包”程式。
第一步:在桶內加入鹽小頭勺1/2,食用油大頭勺2勺,雞蛋1個,清水110毫升,雀巢全脂奶粉大頭勺3勺;
第二步:加入高精麵粉(我用的是惠宜或金健)250克;
第三步:細砂糖大頭勺3勺,耐高糖酵母粉小頭勺1勺;
(注明,要把酵母粉從冰箱提前取出,讓它醒醒)
第五步:半小時的時候,機子會唧唧叫,提醒你加料(我一般加入事先洗好濾幹的葡糖幹)。 好了,下面蓋上蓋子,就不要再打開了。
第六步:等最後還剩5分鐘的時候,拔掉插頭,繼續悶5分鐘。其實時間還是原來那麼杜哈!
第七步:取出放在烤架上放涼。再切片。
這樣做出的麵包絕對是表皮淡淡的金黃,內部綿軟,絕對不幹。
從母親節到父親節,俺的麵包機已經玩了一個多月了,階段性地總結下。
先說下有廚師機為什麼還要買麵包機的原因。我今年的工作比去年還忙,週末做的麵包只夠吃兩三天。之前到了周中間,我還會去買外面的麵包吃,可現在我對人造黃油的味道太敏感了,實在沒辦法接受,只好自己做。正常做一次麵包需要三小時以上,下班回來哪裡還有精力守著廚師機和烤箱呢,所以求助於麵包機,把所有原料放進去就不用再操心了,我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玩電腦就玩電腦。
有好多朋友為了改善麵包組織,只使用麵包機的揉面和烘烤功能,如果單用這兩樣,麵包機比廚師機和烤箱就實在沒什麼優勢了,我用它的目的就是省心,所以這第一輯裡的麵包全部依靠麵包機,手工參與的環節就只有投料。雖然組織不及手工整形來得細膩,可它的優點在於標準化,循同一過程出來的組織基本差不多,粗也不會粗到哪兒去,而用手工或其它方式揉面,由於個人對揉面和發酵程度判斷的差異,即使有好設備也未必會做出好麵包。
既然有這樣的優點,當初我為什麼會放棄麵包機呢?這是因為當時的麵包機的缺點:揉面溫度高——造成麵團過早發酵;發酵溫度高——因而麵團溫度高,影響味道。我那麵包機還有個問題,揉面的過程中,麵團經常纏不到攪拌刀上,攪拌刀做無用功,麵包機內筒溫度升得比較高,麵團總也揉不到理想狀態。這幾年可能廠家的工藝改進了,我新買的這台在揉面過程中,麵團始終纏在攪拌刀上。揉面時機器升溫比較慢,我這幾次做的麵包都用到了冰的原料,因為現在氣溫高,為避免麵團溫度過高,先前幾次我在揉面時是開著蓋子的,結果發現麵團溫度偏低,所以這次做,在使用了冰的液種的情況下,我揉面時是蓋上蓋子的,麵團的溫度比較合適。
在這裡不是想說麵包機有多好,對於我個人來講,還是更喜歡用廚師機打麵團、手工整形做的麵包,我只是覺得,在沒付出什麼努力的情況下,有這樣的組織我很滿意。
原料:
液種:金像麵包粉120克、即發乾酵母1/4小匙、水120克
麵團:金像麵包粉280克、液種全部、即發乾酵母4克、細砂糖60克、鹽5克、奶粉16克、蛋1個(約50克)、水90克、黃油40克、核桃碎80克
這裡用的核桃碎是超市里打各種粉的櫃檯買來的現磨的核桃渣渣。
做法:
⒈將液種部分的酵母放在水中化開後,加入麵粉混勻(圖1),放溫暖處發至內部起泡後(圖2),送入冰箱冷藏16小時以上(圖3)。
⒉將細砂糖、鹽、奶粉先放入桶中。
⒊放入麵粉,將酵母放在最上面。
⒋使用“五指神功”將幹性原料混勻。
⒌加入液種、蛋、水。
⒍開啟麵包機,選擇“4和麵”,運行20分鐘。
⒎和麵程式結束後,選擇“5和風麵包/英式麵包”。當運行到10分鐘後,機器會停止,休息5分鐘,此時加入軟化的黃油。
⒏休息5分鐘後,機器繼續運轉,當聽到“嗶嗶”聲時,加入核桃碎。運行至剩2小時15分鐘時,和麵結束,此時檢視麵團的狀態。
⒐讓麵團一直待在麵包機裡,直至烤完後“嗶嗶”聲響起,立即將麵包取出,在烤網上放涼。
說明:
⒈投料的順序:說明書上有特別指明先放液體,後放幹性材料,原因是在使用預約功能的時候避免酵母提前發揮作用。我還是按以前做麵包的順序,先放幹性材料,後放液體,對於立即要開始做的麵包,幹濕性原料的先後順序沒所謂的。
⒉麵團的溫度:為避免夏季使用麵包機和麵時麵團溫度過高的問題,可使用冰蛋和冰水。也可開著蓋揉面。具體要不要開蓋,還是那句話,看情況啦。
⒊放黃油的時機:說明書上是所有原料一起放的,考慮到油脂投放過早,影響麵團出筋,所以我在麵團出筋後再放黃油。
⒋我試過,單用“5和風麵包/英式麵包”程式揉面的程度不夠,所以多加了1個“和麵”程式,至於“和麵”程式運行多長時間要根據配方了,加了淡奶油的麵團和麵需要的時間相對會少一點。
⒌投果料的時機:一般是在聽到“嗶嗶”聲時投果料,能充分揉勻,但也要分具體情況,象泡過的葡萄乾這樣比較不經揉的原料可以晚放5分鐘左右。
⒍無“和風麵包”程式的麵包機選擇“甜麵包”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