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產業錯綜複雜 六大“流派”瓜分市場
物聯網的興起,AI技術的逐步成熟,智慧家居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澱與積累之後迎來了爆發式發展,智慧家居巨大的市場前景已經擺在了行業面前。據權威機構發佈的報告,2018年全球智慧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美元。
智慧家居產業複雜,複雜在產品涵蓋範圍廣,廠家來源多,利益訴求點差別大等方面。從產品來講,智慧家居涉及的場景五花八門。路由器、傳統家電、影音娛樂、環境(比如溫濕度控制、光線調節、空氣檢測、飲水過濾)、安全(燃氣報警等)、監控(紅外報警、中控、對講等)、穿戴設備等等都包括在內。甚至未來的充電樁、家庭發電裝置,也都有可能被納入智慧家居的範疇。
初略分析,從事智慧家居的企業有六種不同的流派,其利益訴求點也是不一樣的。
一、傳統家電企業
這些企業的代表當然是海爾、美的等。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把原有的產品加上智慧化,在家庭範圍內互動,可以增加用戶的粘性,提高市場佔有率,最終還是服務於硬體產品的銷售業務。銷售管道與其原有管道高度重合。
二、互聯網公司派
這一類的典型代表有京東、阿裡等等。做法有兩類,或者自己生產智慧硬體,或者與傳統家電合作。自己的硬體或許還能有些收入,但是與傳統家電合作則有點與虎謀皮的意思。
三、手機硬體企業
對於華為、小米這些企業來說,硬體生產,軟體研發,生態建立都非常熟練,然而實際效果並不見得比前面兩類企業更加討好。
四、安防企業
這是一類不同的企業,以Honeywell、Bosch、松下、海康、大華為代表。他們的情況和家電企業有一些相似,本身的安防設備業務發展良好,有不錯的利潤,正在利用既有的銷售管道和品牌知名度,切入智慧家居市場。只是,他們在互聯網行銷,生態建設方面可能經驗不足,另外他們的產品還必須施工安裝,這些就構成了擴張中的不小阻礙。
五、國外智慧家居
這類產品的代表當然就是Google Home和亞馬遜Echo,主打功能是人工智慧和語音辨識,以後可能還會發展到圖像識別,動作識別,內容上必然會融入更多的協力廠商服務。這類產品由於國內外消費習慣,知識結構的差異,以及不能掌控國內市場宣傳的主導地位,在國內銷售得並不好。
六、智慧家居雲平臺和小型硬體供應商
在智慧硬體都不能很好盈利的情況下,純粹提供智慧家居物聯網雲服務的平臺公司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但是,對於資本市場來說,由於前面五類企業都規模巨大,所以這些平臺企業仍然成為了追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