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識:霜降養生大法 霜降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霜降節氣還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天氣漸冷,民間也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一說。
那霜降時節,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迎冬及有效進行養生了?跟裝修網小編一起來瞭解霜降養生的生活小常識吧!
迎冬準備
霜降時節正處在秋冬交替之際,隨著季節的轉換,人們也應做好入冬準備。如收藏比較薄的衣服、被子,晾曬比較厚實的衣被。
“秋凍”時要適時調整衣著狀態,禦寒的衣服要逐漸增加,如果過度講求“秋凍”易導致寒邪侵入。尤其是中老年人會產生不適症狀,如出現頭暈、腳麻手麻之類的輕微反應,若遇到爆冷天氣或身體病弱,這些反應會大些,只要適當注意保暖便可適應天氣變化過程;假如這些反應持續時間長或是病狀不消失,那就要及時就醫。
早防舊病
霜降為秋末時節,是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高發期。多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蘿蔔等食物,常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等,都有助於我們預防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人體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加上寒冷的刺激,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對於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一定要堅持醫生的指導治療,避免服用對胃腸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俗稱“老寒腿”,老年人也極容易復發此病。中老年人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迴圈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要保護膝關節,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做屈膝動作時間較長的運動,要儘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由於天氣變冷,晝夜溫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液運行不暢,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梗塞等發病率也開始增加。
注重平補
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補冬不如補霜降”等,強調了“秋補”的重要性。根據中醫養生學觀點,霜降時節應以溫潤平補為原則,進補講究因人而異,平時宜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如茭白、南瓜、蓮子、桂圓、紅棗、核桃、芝麻等。
霜降處於秋冬之交,氣候乾燥,可適當使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子、青菜等食物,以滋陰潤燥。脾胃虛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應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選用蘿蔔、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食物。如食溫熱熟的食物,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既營養滋補,又利於吸收營養,可增強體質,保持旺盛活力,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
做好“三防”
霜降期間要做好防秋燥、防秋悲、防賊風這“三防”工作。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表現為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乾甚至皸裂等一系列秋燥症。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溫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防秋悲
俗話說:“傷春悲秋”,人感受季節的變化容易憂思、情緒低沉。因此,要防秋悲,不要隨意打破生活規律;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要多參加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看電影要多看喜劇等。
防賊風
秋天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冷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中醫稱之為“賊風”。《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三國吳韋昭注:“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受賊風侵襲,人們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麻痹等。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中老年人、年輕女性來說,要注意腿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