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乏維生素B6會反復發生抽痙
維生素B6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理作用的維生素,在天然食物中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在動物性食物中是以吡哆醛和吡哆胺存在,在植物性食物中則是以吡哆醇存在,這三者在體內可相互轉化,故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目前已知體內與氨基酸的轉氨、脫羧、脫氨、去硫和脂肪酸的代謝,以及尼克酸的合成等有關的60多種酶的輔基中均含有維生素B6。
維生素B6缺乏首先引起蛋白質合成障礙和氨基酸的代謝紊亂,表現為生長減慢,外周血液中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但血清鐵蛋白和血清鐵的含量都正常,補充鐵劑也沒有效果。缺乏程度進一步加重會影響脂肪酸的代謝,從而在眼睛和鼻樑的兩側出現油脂鱗屑狀的脫屑(脂溢性皮炎),皮炎可逐漸擴展到面部、前額、耳後等部位:嚴重缺乏維生素B6可阻礙大腦中谷氨酸轉變成氨基丁酸(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以致患兒出現煩躁、精神緊張、沒有發熱的抽痙,此時常有腦電圖的異常改變(和癲癇有些相同),反復抽痙會引起寶寶智慧發育遲緩。但給患兒注射維生素B6以後,抽痙會立即停止,腦電圖在幾小時內也會恢復正常,所以和一般的癲癇不難區別。
缺少維生素B6的寶寶,體內的色氨酸不容易轉變成尼克酸而產生大量黃尿酸,因此給可疑的寶寶吃一定量的色氨酸以後,測定小便中黃尿酸的排泄量便可確診有無維生素6缺乏。常用食物中都含有一些維生素B6(每100克中含0.3。0.6毫克),但乳汁中含量不多,而且與乳母的飲食有關。如果乳母每日攝人2.5毫克維生素B6,其乳汁中維生素B6僅為0.2毫克/升,不能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若增加到每日5毫克,則乳汁中的維生素B6含量可增加到0.5毫克/升,從而可滿足乳兒的正常需要。蛋黃、肝、魚、精肉、大豆等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B6,在調配食物時應首先採用。
人體對維生素B6的需要量受蛋白質的代謝水準、不同的生理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每攝人1克蛋白質將多消耗0.02毫克維生素B6。一般認為,嬰兒每日需要0.3毫克維生素B6,幼兒0.5—1.0毫克,青春期青少年I。4—2。0毫克,孕婦因蛋白質攝入較多和胎兒及其附屬物生長的需要,以及雌激素會使色氨酸代謝加快,故每日需要量為2.5毫克,乳母則不應少於5毫克。
有些藥物可使人體對維生素B6的消耗增多,例如治療結核病的異菸肼結構和維生素B6相似,在體內兩者可發生對抗作用;治療肝豆狀核變性和其他金屬中毒常用的青黴胺也可使維生素B6從小便中迅速排出,故對長期服用上述藥物的病人,每天還要額外補充5一lO毫克維生素B6,否則很容易發生維生素B6缺乏,引起反復抽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