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Carat)、顏色(Color)、淨度(Clarity) 、和切工(Cut),
是國際上用來鑒定鑽石品質的4個標準,
簡稱4C。
除了重量外,
其它三個C 都依照國際公認的鑽石分級系統GIA來進行評判。
GIA是美國寶石學院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的縮寫,
由Mr. Richard T. Liddicoat 于1953年創立,
是全球珠寶業界最具規模,
最被認同的珠寶鑽石鑒定機構。
GIA鑒定室所發的GIA證書,
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具公信力的證書。
1.重量(Carat)
鑽石重量以Carat(克拉)計算。
“克拉”作為重量單位最早來源於歐洲地中海邊的一種角豆樹的種子(稻子豆)。
角豆樹有一個奇特的現象,
無論長在何處,
它所結的果仁,
每一顆重量均一致。
在歷史上這種果實就被用來作為測定重量的砝碼,
1克拉=0.2克, 因為鑽石珍貴稀有, 在計量上勢必會需要更進一步的細分, 故再將1克拉分成100分, 比如, 可以將一顆重0.18克拉的鑽石稱為18分。
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大小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我個人認為只要是合適自己的,在自己能力範圍所能夠承擔的就是最好的.
2.淨度(Clarity)
淨度包括兩部分,
即寶石內部原有的缺陷及加工過程中對鑽石表面造成的瑕疵。
淨度不容易以肉眼分辨,
所以初次購買最好選擇有權威鑒定書的鑽石。
一般的鑒定師會通過10倍放大鏡觀察,
來得到結果。
淨度分為六級,
如下所示:
FL (Flawless) ,
IF (Internally Flawless), 內部潔淨級。 內部無任何瑕疵, 表面有一點瑕疵。
VVS1 (Very very slight included), 非常非常細微的內部瑕疵級。 有極微小的瑕疵, 只有從亭部可以觀察到或表面有很小的瑕疵。 VVS2與VVS1的區別在於VVS2有極小的綿裝點及小毛茬等(基本上內部沒有什麼缺陷)。
VS1或VS2(Very slightly included), 很輕微的瑕疵級。 可以看到非常微小的瑕疵, 能看清大小及位置。 VS1及VS2的區別在於VS2可能有微小的綿狀物及毛茬。
SI1及SI2 (Slightly included) , 輕微瑕疵級。 在十倍放大鏡下可看到瑕疵。
I1、I2、I3 (Inperfect) , 不潔淨級。 可以明顯地看到瑕疵,
3.切工(Cut)
切工,
即鑽石切割和拋光的方式,
是鑽石加工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說顏色和淨度都是自然形成的話,
那切工則是人的傑作。
只有經過精細的切工,
才能擁有精確的刻面角度,
才能反射、折射出最大量的光,
真正成為閃爍耀眼的鑽石。
鑒定切工主要依據鑽石款式是否能盡顯其美,
角度與比例關係是否正確以及琢磨是否精細等。
切工分級的主要評價指標有:檯面百分比,冠部角度,底部深度百分比,腰部厚度,尖底大小尺寸,修飾度(拋光程度和對稱程度)。
一般說來,
檯面百分比以55%~66%為最佳,
冠部角度在30.7°~37.7°為最佳,
亭部角度在40°~42°為最佳。
同樣,
切工也有權威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證書,
方便初購者放心購買
4.顏色(COLOUR)
鑽石的顏色有很多種,
一般我們會碰到無色、白色、淡黃色三種,
色調的深淺直接影響到鑽石的品質和價值。
GIA將鑽石顏色從D至Z分為23級,
最白無色的為D級,
黃色最深的則為Z級。
當我們在選擇鑽石的時候,一般來說,L-J級別的已經可以作為首飾用了,不過看起來會有一點點淺淺的黃色,D級別就已經是稀有的,而且顏色差一兩個級別會使價格相差很大.
對於色級的鑒定主要依靠多看,
需要經驗的積累,
一般掌握好I級的色級,
高於I級是 越高越明亮,
甚至晶瑩,
相對價值也就越高。
低於I級則逐漸開始有微黃甚至黃色的感覺。
等級不同,
會有一定的差價,
故在初次購買鑽石的時候,
建議購買含有GIA鑒定書的鑽石,
返回婚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