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裝飾公司的優惠措施是簽單消費到一定金額, 就送價值不菲的家居用品。 更有甚者則在總體裝修價格優惠15%的基礎上, 再在櫥櫃和配飾上各優惠30%;和20%;, 打折幅度之大讓人咋舌。 打折之風愈刮愈烈。 隨著折扣越打越大, 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度也日益逼近冰點。
價格戰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價格戰是把雙刃劍。
事實上, 在日趨理性的市場環境下, 價格已不再是消費者考慮的第一要素。 優異的產品性價比、完善的服務體系成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必備條件。 價格血拼的結果並沒有使家裝市場產生根本變化。 產品同質化是價格戰的起因之一,
裝修中的諸多後續工作脫節, 服務體系相對比較單薄, 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
面對價格戰,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在參與。 有的家裝公司就採取了較為理性的態度, 堅決抵制其中的種種不理智行為。 相比於價格, “品質”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源於品牌企業對自身管理、科技、工藝、品質、服務等各方面優勢的充分開掘與整合。
降價促銷面前多個心眼
專家表示, 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採取“打折”這一促銷手段是正常的。 合理打折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但一些不負責任的無序降價真假難辨。
因此, 在裝修前一定要做好整體規劃, 對於格局配置、色彩、光源、材料的運用搭配等, 要心中有數。 對已經確定的裝修風格, 儘量不要因為“降價”了就輕易做大的改動。
其次, 不要認為“便宜貨”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專家提醒, 要把握好整體預算, 不要輕易增加自己的預算額度。 特別要注意:有些裝修公司常常用低於他人報價的手段承攬業務, 但一旦交易成功後, 施工期間會增項、加價, 或是有意遺漏一些不能不做的重要項目, 為以後增項收費埋下伏筆。
其實, 價格戰並不是唯一的競爭手段, 不能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更不能當作一勞永逸的救命稻草。 無限制的價格戰誘發了一系列消極因素, 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的事件也是屢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