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裝公司的這些行銷手段呢?
在採訪中瞭解到, 多數人關注套餐式裝修, 是因為它的單價便宜, 諸如288元/平方米、319元/平方米、389元元/平方米等多種價位, 還有“兩三萬塊錢, 房屋簡裝、精裝”, 看上去很誘人。
再看看裝修功能表裡提供的配套產品, 潔具、瓷磚、乳膠漆、電線、管材、開關、木芯板等基本到位。
發現, 表面上看, 家裝套餐挺實惠, 但在實際操作中, 會有許多想不到的問題“冒”出來。
多數套餐的報價都只含有最基本的工藝, 而像拆牆、打洞、加隔牆、做防水等必備工序, 都得再加錢;有些套餐所含的櫥櫃、免漆門等均有數量限制, 不少客戶不夠用, 要求增加自然也得加錢;有的低價套餐不含水電改造等, 對於含有兩個衛生間的戶型, 套餐式裝修則只包含一套衛浴設備, 第二個衛生間僅含地磚、牆和頂面塗料等, 雖然每一個套餐都可以升級, 但升級的部分都得客戶買單;此外, 一些套餐式裝修對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設有保底價, 全部按90平方米計算, 而90到100平方米的則全部算作100平方米。 由此, 諸多“不可控”因素, 最終導致一些家裝套餐“低開高走”。
據瞭解, 不少消費者就此投訴:在簽訂合同前,
市建築裝飾協會有關專家提醒, 對裝修套餐升級要謹慎, 一些家裝公司推出的升級換代套餐, 會使消費者的花費遠遠超出預期;合同要清楚, 要詳細瞭解裝修涉及的所有程式以及合同的內容, 標注清楚材料的品牌型號, 變更項目一定要在合同中加注補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