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家居裝飾的流行風格應該是多元的, 但在這種紛呈之中, 科技“注入”家居成為人們共同的選擇。 本套“佳園・屋”的建築面積有156平方米, 裝修費花了12萬元, 此外, 地採暖系統與其他電器設備的費用加起來也達10萬元之多。 設計者想利用樣板房的示範效應向人們強調:科技可以讓人們生活得更舒適, 而這才是家居裝飾的本義。
適宜的溫度是舒適的第一個要素。 眼下已是炎炎夏日, 人們很容易因為離寒冬有些遠而不那麼重視採暖。 事實上, 當溫度降到零下2攝氏度時, 通常的空調已經很難起到良好的採暖效果;到零下5攝氏度時,
家居科技的應用遠不止於採暖。 譬如水的處理。 簡單的供水只是滿足第一層面的需要, 一部分人開始希望家裡的水能夠直接飲用, 能夠與冰箱相連、直接制冰, 白襯衫能夠漂洗多次後依然是白的, 主婦的手雖然操勞但能夠依然細嫩……這些需求催生了一個水處理的市場。 再如空氣的處理。 除了儘量杜絕家居裝飾污染源、採用傳統的開窗通風方法外, 人們需要有科技的力量來保衛家居的安全與健康。 此外, 還有安防、通訊系統等。 這些層出不窮的家居新科技,
也許, 未來裝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要有設計特色外, 還必須有強大的集成力量。 目前, 只有少數實力派的裝飾公司願意並能夠嘗試各種新科技。 專家預測, 未來的家居裝飾, 科技成本將占總造價的一半以上, 而不像傳統的那樣, 把錢砸在建材的檔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