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應該明確配合比設計的全過程。 它包括三個階段: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 有個別合同段用石屑替代(3mm10mm)碎石和礦粉, 用量大大超過20%, 結果生產出的瀝青混合料無論外觀品質, 還是內在的技術指標都不能滿足技術要求, 原因是石屑粉狀太多, 缺少3mm5mm之間的顆粒。
【瀝青混凝土配合比】
粉狀多的混合料極易成團, 不易拌和, 再加上夾雜著一些泥土, 降低了瀝青的黏附力, 進而影響瀝青混凝土的品質。 因此, 招標檔通用條款特別強調:回收粉塵的用量不得超過填料總量的25%, 摻有粉塵的填料塑性指數不得大於4。 根據目前集料現狀, 建議瀝青混凝土面層材料採用水洗。 混合料的級配問題礦料的配合比計算不應過度依賴電腦得出的結果, 因為電腦得出的資料只能從理論上可行, 不一定符合實際應用,
【多種高性能瀝青混凝土】
至今世界各國採用的瀝青混凝土可分為兩大類四種。 一類是密實式瀝青混凝土;另一類是多孔隙瀝青混凝土(粗集料斷級配)。
SMA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粗集料(>2mm顆粒常占70%~80%)和瀝青、填料與纖維(一般常用木質素纖維)組成的膠泥(三者含量常分別是6%~7%, 8~12%和0.3%)。 馬歇爾試驗混合料的空氣率為2%~4%或3%~4%, 有的國家用3%~5%, 通常使用純瀝青, 在少數特殊情況下也使用改性瀝青。 在德國和美國SMA同時使用纖維和改性瀝青的情況下很少。
【泡沫瀝青混凝土技術及應用】
泡沫瀝青混凝土作為對舊有路面修復的一種技術, 現在正越來越多地被使用。 泡沫瀝青混凝土是全厚式再生技術之一, 適用材料比較廣泛, 包括各種瀝青路面和基層及含塑性指數的穩定土材料。 對舊有路面及基層材料, 可摻入一定比例的新石料, 利用發泡技術使瀝青成泡沫狀態與再生的骨料粘結在一起, 經過攤鋪碾壓成型, 形成全厚式的瀝青基層。 泡沫瀝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疲勞和抗車轍性能, 對交通流量大的道路只需在上面加鋪一層新的瀝青面層, 對低交通流量路面進行表面處理即可。
泡沫瀝青混凝土作為現場再生技術的一種, 與其它再生技術一樣,需對既有道路進行修復之前進行路面的工程評估,對既有材料性能的檢測。在選擇是用乳化瀝青冷法還是泡沫瀝青技術時,比較兩者的各自優缺點,應視實際情況的需要而定,包括交通狀況,工程費用等因素;一般當需要儘快恢復交通時,泡沫瀝青再生技術是最好的選擇。
與其它再生技術一樣,需對既有道路進行修復之前進行路面的工程評估,對既有材料性能的檢測。在選擇是用乳化瀝青冷法還是泡沫瀝青技術時,比較兩者的各自優缺點,應視實際情況的需要而定,包括交通狀況,工程費用等因素;一般當需要儘快恢復交通時,泡沫瀝青再生技術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