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名、品牌、等級、型號別忘了寫。
許多家裝監理公司在拿到某些裝飾公司的工程報價單時, 都表示無法審核報價。 原因是在這些報價單中只有裝飾材料的數量、單位和單價, 而最為關鍵的“品牌、等級、產地、型號、規格”等卻隻字不提, 少數家裝公司就是在材料上賺取暴利, 到最後業主是有苦難言。
二、工藝說明、製作說明需明確
施工的工藝不一樣, 產生的費用也會不一樣, 就拿刷牆來說, 許多裝修報價中只是簡單地寫了乳膠漆一項, 但是到底刷幾遍底漆幾遍面漆,
三、木製品必須實木收邊, 並強調厚度
所謂實木收邊, 拿門來說就是指用實木線條在門的四周收邊, 可以讓門的邊邊角角更耐用。 消費者應該在合同中明確“實木收邊”, 並且線條應該和門是一種木種, 如果用木皮收邊或飾麵條收邊, 則會容易起泡、開裂。 另外, 線條的厚度也應該明確, 最好在1CM以上。
四、所有木材必須是烘乾材, 含水率在16%以下。
為了防止日後家裝木製品變形、起翹, 在裝修合同中一定要注明所有的木材都必須為烘乾材, 含水率在16%以下。 而一般的監理員都有專業儀器進行檢測,
五、櫃、櫥的櫃內材料和背板材料不可忽視
眾所周知, 背板和隔板是衣櫥、衣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在許多家裝公司的報價單中都“忽視”了櫃內材料和背板材料的約定, 只是注明面板的用料,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避重就輕”。 其實, 引起傢俱甲醛超標的大部分因素是在櫃內材料和背板材料上。
六、謹防報價中少平方、少數量、缺項、漏項
報價中“少平方、少數量、缺項、漏項”是少數家裝公司最為普遍的做法之一, 許多家裝公司在預算中故意少報專案、少算數量, 為的就是讓最後算出來的總價較低, 引誘消費者簽單, 然後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加項, 這樣就會出現決算和預算相差很大的現象。
七、合同注明付款方式、明確工期
一般情況下, 合同簽完後, 正式施工前, 業主要先付60%的工程款, 這些費用是家裝公司用來買材料的, 因為家裝公司一般不會墊錢買材料。 此後, 在每一次付款前都要對已完工的專案進行驗收, 驗收合格後方可交款。 另外, 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工期, 並注明拖延工期應該承擔的賠償。
八、要用市工商局、市建委監製的合同簽
現在市面上有好多家裝公司都在使用自己制定的裝修合同, 其中好多條款都是在保護裝飾公司自己的利益, 可謂陷阱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