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這種貴金屬自古就在人們心目中具有極其高貴的地位,
自然也少不了用它來裝飾瓷器。
陶瓷上的金彩裝飾工藝,
主要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金箔裝飾階段。
第二、本金裝飾階段。
第三、洋金裝飾階段。
一般情況下,
我們根據器物上的金彩特徵就可以大致判定出其製作年代範圍。
製作細金工藝品的五個步驟步驟:
一、首先將金或銀等金屬拉成所需粗細的絲,
然後把拉成的絲合股擰起來(業內稱其為:搓花絲)
二、製作師根據實現已經設計好的首飾造型圖紙的外觀。
三、用鑷子將絲掐成各種形狀的部件攢在一起。
四、撒上焊藥粉然後過火焊接成某種整體造型,
這個焊接成型的半成品,
通常被稱業內人士稱為“黑胎”。
五、最後黑胎還需經過稀酸的清洗,
然後進行點銀、燒藍、鍍金或鍍銀等後續處理後,
才成為一件我平時佩戴的首飾成品。
明代及明代以前均採用金箔裝飾工藝。
目前,
我們知道最早採用金彩作裝飾的器物是唐代彩繪陶俑,
數量極少。
宋代以後用金彩作裝飾的瓷器數量逐漸多了起來,
但總體來說仍數少數。
究其原因,
很可能這時的金彩加工工藝,
還不屬於陶瓷加工工藝的範疇,
應當是由當時的金鋪負責加工,
屬於另外一個行當。
因為我們在古窯址中很少發現金彩瓷片,
倒是在古墓葬、古窖藏、古文化遺存中時有發現。
黃金是一種延展性極好的金屬材料。
古人正是利用黃金的這一特性,
首先把它加工成金箔。
其方法是先將黃金捶打成厚一毫米的金葉,
俗稱:“開條子”。
然後在每張金葉之間用烏金紙把它們隔開,
每四十張金葉為一捆,
打成包。
再在打金石上用打金錘錘打,
打成只有1/3竹紙的厚度即可。
目前我們發現,
採用金箔裝飾瓷器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貼金,
一種是戧金。
前者是用毛筆直接蘸膠液在瓷器表面書寫或描繪圖案,
待膠液半幹時將金箔粘貼上並壓實,
膠液幹透後再用硬毛刷將圖案之外的金箔刷掉,
只留下塗膠處的金彩圖案。
後者是使用堅硬的工具在釉面進行鏨刻,
然後再在鏨刻的溝槽內填膠、貼金,
待膠液幹透再將溝槽外的金箔去除。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
古人都離不開用膠液粘帖金箔,
他們到底用的是什麼膠液,
眾說紛紜,
有說用大蒜汁的,
亦有說用生漆的,
至今還只是一個未解之謎。
貼金箔用的膠,
都是有機物質,
幾百年後的今天已經大部分解,
加之塗層很薄,
留者甚少,
非高科技手段無法破解。
這時的金彩牢固度較差,
保存至今者多數已剝落殆盡,
只剩痕跡。
由此可見,
因為金箔裝飾工藝成本高,實用性差,所以當年採用者就寥寥無幾,保存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均為國寶。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時的金彩加工工藝還不屬於陶瓷工藝中的彩燒工藝,倒與金漆鑲嵌類似,從屬於陶瓷製作以外的後期深加工。
因為金箔裝飾工藝成本高,實用性差,所以當年採用者就寥寥無幾,保存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均為國寶。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時的金彩加工工藝還不屬於陶瓷工藝中的彩燒工藝,倒與金漆鑲嵌類似,從屬於陶瓷製作以外的後期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