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上半葉, 法國經過大革命的洗禮後, 資產階級的地位逐步確立, 人權思想深入人心, 尊重個性、強調自我、注重個人情感成為新的時代風尚。 這時儘管新古典主義在藝術界仍佔有優勢, 但它所崇尚的那種不變的美的模式和對客觀物件的執著研究, 同時代精神格格不人, 成為束縛藝術發展的陳腐教條, 代之而起的是強調主觀情感、追求個性表現的浪漫主義藝術。
浪漫主義不僅在法國出現, 它也風行整個歐洲。 從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 浪漫主義同新古典主義一起並行發展, 成為一種普遍的文藝思潮, 它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意識形態, 在文學、美術、音樂、戲劇等各個文化領域均有所表現。
浪漫主義通常包含著兩個涵義:一個涵義指一種創作方法, 它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並存。 即按照生活應該有的理想化的樣子去描繪生活;另一個涵義是指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盛行於歐洲各國的文學藝術思潮。 這兒的浪漫主義主要是指第二個涵義。
浪漫主義的美學特徵:
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古典主義藝術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 創造出一整套方法和規範, 這些規範主要是對外部世界的關注和模仿, 對共性的讚賞和頌揚。 與古典主義相對的浪漫主義藝術, 則從表現客觀物件轉向了表現人的主觀世界, 它全力去揭示人的心靈和獨特的自我, 放棄了古典主義那種普遍而絕對的共同美, 去追尋每個人自己內心的理想美。 浪漫主義不再把自然作為原型,
浪漫主義並不是一種舊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