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家居生活 » 家紡

追求唯美藝術經典的學院派

歐洲的學院派藝術首先產生於義大利, 它是由卡拉奇兄弟創立的。 有影響的第一所學院於1590年建於義大利的波倫亞, 稱為波倫亞學院, 實際上這只是美術學院的雛形。 在這裡, 卡拉奇兄弟確立了學習程式和系統, 注意對青年的培養, 它有別於過去的作坊。 以卡拉奇兄弟為代表的學院派, 促進了歐洲古典繪畫的發展, 對以後歐洲學院派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17世紀至18世紀的藝術是文藝復興之後的藝術, 從巴羅克到羅可哥都打破了文藝復興的程式, 為迎合宮廷貴族享樂的需求, 極力表現生活的歡樂, 表現劇烈的動勢, 表現戲劇性。 然而從古代希臘羅馬開始, 到文藝復興時期確立的古典主義風格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殆盡, 它仍然作為藝術的一部分存在著。 它的繼承和保護是與卡拉奇學院派分不開的。

到了19世紀晚期, 學院藝術風行整個歐洲, 學院藝術的展覽很頻繁, 1903年開始的巴黎沙龍, 這次展覽吸引了國內和外國的參觀者, 使得畫家的畫作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認可並被收藏, 有的畫家被選入皇家美術學院成為有生活保證的畫家。

德國美術史家尼古拉·佩夫斯納指出:“美術學院在16世紀興起,

至路易十四時代臻於頂峰, 到了1750年之後迅速普及, 其原因在於普遍的文明史, 特別是社會運動史之中。 ”在歐洲, 隨著行會的消失, 進入美術學院逐漸成為想要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接受藝術訓練的惟一途徑。 學院創立的初衷就是研究古代大師為什麼能夠創作出偉大藝術品, 揭示其中所包含的藝術規律。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 美術學院逐漸確立了以人體素描訓練為基礎, 對學生造型能力進行培養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 其實美術學院的教學理念並非一成不變, 在學院內部也曾經爆發過重視造型的普桑派和重視色彩的魯本斯派之間的爭論, 最終以魯本斯派獲勝而告終。 這些爭論實際上與當時文化界在美學思想上的衝突有關, 美術學院成了歐洲審美文化的最終實踐者。

法國古典主義的代表畫家是普桑。 他有大量古典風格的作品。 他用古典主義那種穩定、單純的風格畫聖經故事, 《天使報喜》最具有代表性。 畫面單純, 無任何多餘和瑣碎的東西, 三角形構圖, 單純的咖啡色調。 《阿卡迪亞的牧羊人》是普桑的代表作。 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一塊樂土, 畫中三個牧羊人在看一塊碑, 碑文寫道:“我們是阿卡迪亞人”, 意為即使是生活在阿卡迪亞這樣的樂土上的人, 仍然是要死的, 人的生命相對于永恆的大自然來說, 是短暫的。這是對生死大命題的思考,古典主義常常表現這種主題。

是短暫的。這是對生死大命題的思考,古典主義常常表現這種主題。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