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後印象主義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藝術觀念和藝術創造。 他們三個人最初都是學印象主義。 塞尚和高更還參加過印象主義畫展, 凡·高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主義展覽, 但他一直自稱是印象主。
後來他們三人都認為繪畫不能僅僅像印象主義那樣去模仿客觀世界, 而應該更多地表現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 他們雖有共同的創作傾向又有各自鮮明的藝術個性:塞尚一生的創作活動都是為了追求心目中永恆性的形體和堅實的結構, 以創造形象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
凡·高的新畫風, 可以說是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 日本的浮世繪版畫融合在他個人氣質中的產物,
這三位畫家都是在去世後很久才得到社會的承認, 他們三人共同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大門, 在他們的創作思想、藝術觀念影響下產生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
嚴格意義講後印象主義不是一個畫派, 他們之間不是團體, 也沒有聯合開過畫展, 更沒有什麼宣言, 只是三人都脫胎於印象主義又有著共同創作傾向而已。 後來的美術史家們發現他們既有與印象主義聯繫又不同於印象主義, 便稱他們為“後印象主義者”。
“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ionsm)一詞, 是由英國美術批評家羅傑·弗萊創造的。 據說, 1910年在倫敦準備舉辦一個現代法國畫展, 而臨近開幕畫展的名稱還沒有確定下來。 作為展覽組織者的羅傑·弗萊事急無奈, 便不耐煩地說:“權且把它稱作後印象主義吧”。 這一偶然而得的名稱, 倒也切合實際, 因為參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後的畫家。 以後, “後印象主義”便被用來泛指那些曾經追隨印象主義, 後來又極力反對印象主義的束縛, 從而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畫家, 其中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勞特累克等。
後印象主義者不喜歡印象主義畫家在描繪大自然轉瞬即逝的光色變幻效果時, 所採取的過於客觀的科學態度。他們主張,藝術形象要有別於客觀物象,同時飽含著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諸種關係的和諧。”他所關注的,是在畫中通過明晰的形,來組建嚴整有序的結構。凡高和高更則專注於精神性與情感的表現,其作品滲透著某種內在的表現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徵內涵。
後印象主義繪畫偏離了西方客觀再現的藝術傳統,啟迪了兩大現代主義藝術潮流,即強調結構秩序的抽象藝術(如立體主義、風格主義等)與強調主觀情感的表現主義(如野獸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等)。所以,在藝術史上,後印象主義被稱為西方現代藝術的起源。
所採取的過於客觀的科學態度。他們主張,藝術形象要有別於客觀物象,同時飽含著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諸種關係的和諧。”他所關注的,是在畫中通過明晰的形,來組建嚴整有序的結構。凡高和高更則專注於精神性與情感的表現,其作品滲透著某種內在的表現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徵內涵。後印象主義繪畫偏離了西方客觀再現的藝術傳統,啟迪了兩大現代主義藝術潮流,即強調結構秩序的抽象藝術(如立體主義、風格主義等)與強調主觀情感的表現主義(如野獸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等)。所以,在藝術史上,後印象主義被稱為西方現代藝術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