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產業鏈、產品鏈和價值鏈的完善對於整個石材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而對於整個鏈條利益點的把握也是石材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維護自身長遠發展的關鍵。
在國內知名石材品牌如溪石、環球、康利、高時率先引領石材邁向高大上,
石材應用於室內設計、裝飾,
紛紛朝著精裝市場領域開拓時,
卻有一家企業獨闢蹊徑,
在石材零售上大做文章。
石材源于自然,
每一塊岩石都可以被看做自然的恩賜。
但被開採出來的石材如何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
如何帶給用戶最直觀的呈現,
比如這種石材可以裝飾哪些部分、適合什麼場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石材企業很少關注諸如實地測量、設計這些既定制化又帶來不少回報值的終端服務。
缺乏與消費者深入的溝通,
石材就難以像其他行業一樣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與此相對的是石材零售,
而零售如何取勝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關鍵字瞭解零售的邏輯。
它們是低價、批發、標準化工藝、便捷,
零售式如何顛覆石材行業呢?其實可以從石材行業的發展現狀窺得一二。
銷售與庫存,
兩個此消彼長的要素,
對於廠家而言有時甚至可以決定生死。
而石材的行業特殊性又決定了庫存可能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要素,
石材銷售停滯時,
庫存量便會增加。
伴隨著堆積起來的存量,
銷售起來越發困難。
庫存便成為石材企業亟需擺脫的燙手山芋。
而如果有人願意幫石材企業解決庫存問題,
那麼即使開出極低的價格,
他們也願意出手。
這也許就是石材零售電商起家的開端,
低價批發庫存石材,
然後以同樣的低價銷售石材。
特價石材亮相之後,
迅速獲得了大量的媒體與石材同行的關注。
針對低端消費群體,
給出石材市場的最低價格。
即使對於庫存的“差貨“而言,
也同樣具有吸引力。
而這種模式必然會引來那些對庫存問題發愁的石材企業,
如果這些企業的數量足夠多,
那麼產品多樣化問題也就解決了。
而集中庫存的另一個優勢在於,
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同一類型的石材。
這就是為什麼標準化是零售的起點。
如果一個工程需要兩萬平米的低價白玉蘭,
而石材企業只能提供五千平方米的情況下,
工程方就需要四家可以提供花色、紋理一樣的石材廠家,
需要不停聯繫和比較,
費時又費勁。
但石材電商集中了庫存,
並對庫存進行細緻地分類。
一套標準化體系下來,
石材按品質、外觀、價格等都有了嚴格而合理的分級,
甚至可以細分到底色、紋路、裝飾場合等,
加上價格優勢,
自然會吸引大批客戶。
聚合了石材庫存是否意味著仍有一些種類無人問津?這時考驗的是差異化策略,
一些檔次較低的石材完全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達到令人驚豔的效果。
電視背景牆、陽臺的創意拼貼加上角度、空間、光線等的運用,
效果同樣不遜于高檔石材。
電商追逐的是長尾效應,
石材電商也是基於相同的邏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