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又名迷堇, 原自非洲。 一八九二年被人發現。 在短短九十年間, 全世界普遍種植, 品種增至二千多。 在坦喀伊加有一省名叫烏薩拉。 當地的區長是瓦路頓。 聖保羅男爵他自幼受父親的薰陶, 對植物很感興趣, 一次在距離坦加市的樹林中, 他發現有一種矮生的草本植物生長在石灰石裂縫中的腐植土裹。 這植物開單瓣藍色花, 花形很美, 這就是最初發現的非洲紫羅蘭。 下麵就看一看非洲紫羅蘭的知識。
非洲紫羅蘭的栽培技術
1.澆水
栽培非洲紫羅蘭, 澆水十分重要, 早春低溫, 澆水不宜過多, 否則莖葉容易腐爛, 影響開花。 夏季高溫、乾燥, 應多澆水, 並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否則花梗下垂, 花期縮短。 但噴水時葉片濺汙過多水分, 也會引起葉片腐爛。 秋冬, 氣溫下降, 澆水應適當減少。 非洲紫羅蘭屬半陰性植物, 每天以8小時光照為最合適。 若雨雪天光線不足,
2.施肥
一般在光源充足的情況下, 只需追加少許的肥料便能維持植物正常的生長, 施肥過多反而會引起生長障礙;但在光源不足的環境下, 即使提供充裕的肥料, 植物也會生長不良, 甚至死亡。 因此一般施用肥料應是在光源無慮的情況下進行才能顯現其效能。 只要光源充裕、環境適當及管理正確, 僅在介質中混入基肥或介質中所儲存的肥力, 即使生長期不追加任何肥料也足夠使植株正常生長且開花。 但是若要求植株生長勢及花朵的品質, 就必須依不同生長期使用適合的肥料。
對非洲紫羅蘭而言, 不同的生長期所需肥料及施肥要領如下:
(1)發根期-如繁殖、移植、換盆。
(2)營養生長期-如自幼苗生長至開花前及花期過後。 適用氮肥成分較高的肥料, 如氮、磷、鉀比例為30-10-10,25-5-20,5-1-1等的肥料。
(3)開花期-在預期開花前約2個月開始施用。 適用含磷肥成分較高的肥料, 如氮、磷、鉀比例為10-30-20,15-30-15,12-36-14,0-10-10等的肥料。
3.換盆
老化的植株、幼苗換新盆、根部生病的植株、盆緣及外壁沉積鹽類、外觀走樣、不好看的植株等應即時換盆。 不同狀況的植株有其適合的換盆方式及要領, 以健康植株(小、中苗)由小盆換至較大盆及老化的植株為例, 其順序及要領如下:
(1)植株的整理與根部健康狀態的檢視-首先可將最底下較小或生長不好的葉片去除, 並檢視根部:若呈白色表示健康;呈褐色或深褐色則顯示不健康甚至腐爛。 不健康的根組織必須利用刀片或剪刀去除約1/3~1/2的介質, 一般褐化程度越嚴重去除介質的比例也越多。 而健康植株則不須對根部做任何處理, 且儘量避免傷到根組織。
(2)裝入新盆-植株由小盆換至大盆時,先放入少許新介質於欲換的大盆盆底,將帶介質的植株放入大盆中,在空隙中填入新介質。
(3)換盆後的處理-充分澆水再放在環境適宜的場所栽培。換盆後的植株通常較虛弱或根部受傷,根吸收能力降低,在換盆後2星期內避免施肥,換盆最好是選擇在環境氣候合宜的季節,使植株能順利復原。一般換盆時溫度維持在18~26℃之間為宜。在臺灣,以春、秋兩季較適合,但若是種植在有空調設備,溫度能維持在25℃左右的環境下,則四季皆可進行換盆。
以上就是非洲紫羅蘭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助你。
且儘量避免傷到根組織。(2)裝入新盆-植株由小盆換至大盆時,先放入少許新介質於欲換的大盆盆底,將帶介質的植株放入大盆中,在空隙中填入新介質。
(3)換盆後的處理-充分澆水再放在環境適宜的場所栽培。換盆後的植株通常較虛弱或根部受傷,根吸收能力降低,在換盆後2星期內避免施肥,換盆最好是選擇在環境氣候合宜的季節,使植株能順利復原。一般換盆時溫度維持在18~26℃之間為宜。在臺灣,以春、秋兩季較適合,但若是種植在有空調設備,溫度能維持在25℃左右的環境下,則四季皆可進行換盆。
以上就是非洲紫羅蘭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