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來怎樣養生保健
在老一輩人口中秋季就是‘多事之秋’,
那麼在秋季中怎麼樣去保健自身的身體健康呢?
如何吃
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
立秋之後,
因此, 入秋後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飲食上, 可推行“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 同時, 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儘量少吃, 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 在吃海鮮和燒烤時, 一定要注意新鮮度。
多吃水果防止秋燥
入秋之後, 天氣乾燥, 容易讓人口乾舌燥、鼻子出血。 一些人還會感到鼻腔似煙道般乾燥, 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 頻頻乾咳, 有時有少量的粘液痰,
預防秋燥症, 首先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和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 應多吃水果和蔬菜, 比如:水果可選柳丁、檸檬和烏梅等, 同時, 還要保持心理愉快, 不煩躁。
如何運動
輕鬆平緩量不過大
秋季早晚溫差大,
氣候乾燥,
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秋來清晨氣溫低,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
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以防身體著涼。
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因此,
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
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
即運動量不宜過大,
以防出汗過多,
陽氣耗損,
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此外,
對於運動者來說,
立秋以來, 不少人都意識到身體發生微妙的變化, 開始出現口幹唇裂、脾氣暴躁等問題。 養生看體質, 不同體質的人應該進食相應的食療, 通過食療養生, 讓你在秋季收穫健康的生活。
木形人:
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
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
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鳳梨、葡萄等。
藥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
冬瓜300克,
陳皮25克,
豬瘦肉200克。
大麥芽、陳皮洗淨,
冬瓜去皮洗淨,
切塊;豬瘦肉洗淨,
切小塊,
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
加適量清水,
先用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
有清熱消暑,
理氣健脾的功效。
火形人:
清熱祛暑別放鬆
飲食調養:宜多吃消暑生津,
益氣養肝的食物,
如冬瓜、番茄、鳳梨、香蕉、草菇、粉葛、鴨子、蕨菜等。
藥膳可選擇“葛根荷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
鮮葛根250克,
鮮荷葉15克,
精鹽適量。
豬瘦肉洗淨,切小塊,葛根去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的功效。
土形人:
玉米須可去濕健脾
飲食調養: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藥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薑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淨肥脂,切開用鹽、生薑粉拌擦後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淨。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後,小火煨3小時,調味後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形人:
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蔔、荸薺、番茄、葫蘆瓜等。
藥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淨,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水形人:
南瓜黃瓜清暑祛濕
飲食調養: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
藥膳可選擇“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淨,切成小塊。其用料洗淨。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土形人:
玉米須可去濕健脾
飲食調養: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藥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薑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淨肥脂,切開用鹽、生薑粉拌擦後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淨。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後,小火煨3小時,調味後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形人:
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蔔、荸薺、番茄、葫蘆瓜等。
藥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淨,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水形人:
南瓜黃瓜清暑祛濕
飲食調養: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
藥膳可選擇“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淨,切成小塊。其用料洗淨。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