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植物養殖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我們經常聽說, 那麼土茯苓呢?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土茯苓根狀莖粗厚, 塊狀, 常由匍匐莖相連接枝條光滑,

無刺。 葉薄革質, 狹橢圓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 先端漸尖, 下面通常綠色, 有時帶蒼白色。

藥用價值

1、土茯苓性味甘淡, 平。

2、土茯苓功能:解毒, 除濕, 利關節。 主治:治梅毒, 淋濁, 筋骨攣痛, 腳氣, 療疔瘡, 癰腫, 瘰鬁,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 筋骨疼痛。

3、土茯苓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25-50克。 外用:研末調敷。

4、土茯苓炮製:用水浸漂, 夏季每日換水1次, 春、秋每2日換水1次, 冬季可3日換水1次, 防止發臭, 以泡透為度, 撈出切片, 及時乾燥。

主要作用

1、治療梅毒:土茯苓據早年臨床觀察報告, 以土茯苓為主, 配合銀花、甘草, 或配合蒼耳子、白蘚皮、甘草煎服。 治療現症梅毒及隱性梅毒。

2、治麻疹:預防用100%煎液內服, 或製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 以上劑量亦可作為治療之用。

3、骨攣癰漏:用土茯苓50克, 有熱加黃苓、黃連, 氣虛加四君子湯, 血虛加四物湯, 煎水代茶飲。

4、瘰鬁潰爛:用土茯苓切片, 或研為末, 水煎服, 或加在粥內吃下。 多吃為好。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 平, 歸肝、胃經, 具有利濕解毒, 健脾胃, 護肝臟, 通利關節之用。 《滇南本草》:“治白濁, 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並記載用本品水煨治婦人紅崩、白帶;《本草再新》亦謂之“祛濕熱, 利筋骨”。 本品原用於治療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 療效甚佳, 為治梅毒的要藥。

土茯苓配防風辛溫上行之性以升脾陽,

祛脾胃之濕, 伍白芷除濕解毒, 化濁辟穢。 三藥相伍共奏化濕解毒, 健脾益胃, 護養肝臟之功。

現代研究證實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 可用於痛風的防治;用於濕(痰)熱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濕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副作用:肝腎陰虧者慎服。

土茯苓的中藥後致過敏, 周身皮膚瘙癢, 並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 原方去土茯苓後不發生過敏症狀, 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症狀又出現。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土茯苓與茯苓是兩種不同的中藥, 土茯苓是清熱解毒, 茯苓是利水滲濕健脾。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的全部內容,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 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