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堿, 指的是混凝土遇到水, 產生了固體顆粒并析出的現象。 這些固體顆粒會隨著水蒸氣向墻外走, 就像破殼的小雞一樣, 把附著在混凝土表面的膩子、乳膠漆等頂開了。 從外觀來看, 就是這個樣子的▼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72/720E1277AEB0w800h600.jpeg)
為什么會泛堿呢?混凝土的質量是一方面,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遇到了水。 于是最容易泛堿的墻面就不用我多介紹了——一定是衛生間外墻。 一旦衛生間防水層產生破損, 水汽就會進入墻壁內, 再從另一端出來, 產生泛堿現象。
那衛生間防水層又是為什么破了呢?或者說, 哪些事情沒做好, 才會導致防水層破損呢?我們今天要說的, 就是這個問題。
埡口內的防水
多數用戶衛生間里做防水, 真的就只是做衛生間, 哪怕多一點都不肯做。 衛生間內外的交接, 是衛生間門的埡口處——防水只做到埡口內側。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27/277D21844BE0w2144h1424.jpeg)
但我們可以試想一下, 如果有大量積水流經埡口, 是不是會從埡口下面的防水層縫隙處滲到地面上, 再傳遞到門外呢?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 只要把防水層多往外刷上一點點就夠了。
當然, 我們更建議的做法, 是在衛生間門外半平米左右的范圍內都做好防水, 并一直連通到衛生間防水層。 多做半平米防水大概需要多花十幾塊錢,
未使用門檻石
當年的房子總愛泛堿, 后來被發現了原因——就是沒用門檻石。 瓷磚不怕水, 但是并不防水。 尤其是瓷磚側面, 吸水能力是很強的。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9D/9D8F0D6FADB3w2104h1560.jpeg)
衛生間門外地面高, 勢必會導致衛生間門內外交接的地方,
門檻石的作用, 就是代替這塊最邊緣的瓷磚。 門檻石無論哪個方向、哪個角度, 都是完全不吸水的。 用它把水擋在衛生間, 是目前來看最好的選擇。
防水高度
衛生間不僅地面要做防水, 墻面也一樣要做。 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所有墻面都做1.8米高的防水層, 這種做法自然是最保險的, 但是成本相對來說也更高一些。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34/348381A7754Fw3024h4032.jpeg)
如果想要節省開支, 可以只在淋浴區做1.8米高的防水, 其它地方做0.3米的就夠了。 此外, 洗手臺這一類用水量比較大的地方, 防水層要做到洗手臺上方15cm。 這樣一來, 才能防止用水的過程中把水濺到墻面上, 引起墻壁內部潮濕。
兩層防水
我最近幾天轉了不少工地, 發現很多師傅在做防水層的時候, 只是涂刷了一層。 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雖然一層防水層也能順利通過閉水試驗, 但是它不結實, 時間久了破損的幾率就比較大。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D7/D754E1C2C7A4w800h600.jpeg)
正確的做法,是涂刷兩層防水——地面甚至可以做三層防水。在第一遍防水層徹底干燥后,再涂刷一次防水劑。這樣即使有一層防水的某個地方破了一個小洞,也不影響整體防水的效果。
方向與厚度
這是防水層施工的兩個細節:
1.每一層的防水層在涂刷防水劑時,涂刷的方向都必須是一樣的。比如橫著刷,就應該全部橫著刷。有橫有豎,或者轉著圈刷,是不行的。
兩層防水層,涂刷的方向應該保持垂直。比如第一層防水劑是橫著刷的,第二層防水劑就應該豎著刷。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9D/9D0A4F0B8686w1024h768.jpeg)
2.防水劑的涂刷厚度應該盡量保持一致,而且要盡量的薄——太厚了干燥速度慢,一來影響工期,二來如果沒干透,還會影響防水層的壽命。像陰陽角、管道邊緣等處,可以適當加厚。但是這里的加厚指的是防水層的層數多,而不是一次性刷很厚的防水劑。
【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正確的做法,是涂刷兩層防水——地面甚至可以做三層防水。在第一遍防水層徹底干燥后,再涂刷一次防水劑。這樣即使有一層防水的某個地方破了一個小洞,也不影響整體防水的效果。
方向與厚度
這是防水層施工的兩個細節:
1.每一層的防水層在涂刷防水劑時,涂刷的方向都必須是一樣的。比如橫著刷,就應該全部橫著刷。有橫有豎,或者轉著圈刷,是不行的。
兩層防水層,涂刷的方向應該保持垂直。比如第一層防水劑是橫著刷的,第二層防水劑就應該豎著刷。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20201022/9D/9D0A4F0B8686w1024h768.jpeg)
2.防水劑的涂刷厚度應該盡量保持一致,而且要盡量的薄——太厚了干燥速度慢,一來影響工期,二來如果沒干透,還會影響防水層的壽命。像陰陽角、管道邊緣等處,可以適當加厚。但是這里的加厚指的是防水層的層數多,而不是一次性刷很厚的防水劑。
【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