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住建部的開工標準, 如果的確存在1/3的保障房處于“挖坑待建”的情況, 那顯然今年的保障房開工目標遠未完成;然而, 在重申開工標準的同時, 住建部并沒有宣布年初制訂的目標失利, 事實上等于間接否認了“1/3還處于挖坑待建”的情形。 但在表述上, 卻是既不愿明確否認又不愿明確承認,
從住建部的迷離態度便可一窺保障房建設的基本面貌。 各地保障房“挖坑待建”的情況, 恐怕為數不少。 再者, 今年新建1000萬套保障房的目標是年初國務院制訂的剛性目標, 如果僅僅完成2/3, 住建部責任重大, 它絕不愿背負這樣沉重的政治責任。
無論住建部承不承認保障房“1/3還處于挖坑待建”的情形, 保障房建設都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問題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按住建部預算, 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 所需資金約1.3萬億元, 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292.66億元, 占比不到10%;, 余下大部分需地方自籌。 可想而知,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 籌措一筆巨額的資金, 地方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地產大佬任志強在中央宣布今年新建1000萬套保障房之后, 直呼“離譜”。 保障房建設的進展也一再證明, “錢荒”之下的保障房建設之路是多么步履維艱:截至今年6月中旬, 21個省市開工219.3套, 平均開工率為33.3%。 6月份的“中考”顯然令人失望, 住建部不得不加大督促力度, 約談各地行政首長, 以為保障房建設提供動力。
保障房建設的速度, 終于在今年下半年迎來高☆禁☆潮, 各地都在昂首“大躍進”。 僅用了不到四個月時間, 就將“完不成”的帽子扔進了太平洋。 但我們也注意到, 這是各地“新招迭出”的結果:諸如單位集資房、員工宿舍等都歸入了保障房的名下;有的地方強令開發商在商品房小區配建保障房。
由于上半年的蹉跎, 下半年的倉促, 給保障房建設留下了太多的問題。 “挖坑待建”欺世盜名的現象, 不管官方愿不愿意承認, 它或許都是一個尷尬存在的事實。 然而, 這遠非問題的重點, 重要的還不是“不建”, 而是“建了不合格”, 從各地頻發的“紙糊的保障房”情況看, 其建筑質量構成嚴重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 關于保障房的公正分配以及退出機制等等, 目前都處于粗放的管理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 保障房即使建起來, 也未必能發揮其保障作用。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我們迫切需要一部《住房保障法》, 當然, 鑒于立法過程的漫長, 其實國務院層面可以盡快出臺一部《住房保障條例》作為“頂層設計”, 以對目前的亂局進行規制。 混亂無序、隱含著欺騙和丑聞的保障房建設必須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