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家居行業, 定制企業無疑是最受到注目的。 隨著歐派家居、尚品宅配、皮阿諾、金牌家居、志邦和我樂家居6家定制家居概念公司陸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定制企業成為A股中極受關注的板塊。 截至目前, 家居板塊中以定制家居為主要業務的企業已達到了15家, 在家居類上市公司中占了很大比例。
定制家居不同于傳統家居, 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能夠根據消費者的喜好, 實現量身定做。 業內人士分析, 隨著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的出現, 定制家居行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期。 上市定制家居企業上半年的財務報告也顯示, 定制板塊業績增勢迅速, 平均凈利潤率在7%~8%之間, 凈利潤率超過10%的分別是好萊客、索菲亞、皮阿諾、歐派, 金牌和志邦也基本達到了行業平均凈利潤率。
索菲亞是第一家作為定制家居完成上市的企業, 其2017年半年報顯示,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87億元,
與此同時, 今年成功上市的尚品宅配、我樂家居、皮阿諾、金牌櫥柜等企業的凈利潤增速均超過100%。 其中, 我樂家居上半年凈利潤增速甚至高達1694.28%。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 開展互聯網業務也已成為各家企業新的業務拓展手段, O2O模式和直營模式的結合也使得業內企業取得較快的市場拓展。
從今年新上市企業募集資金計劃的使用和上市行為中也可以看出, 定制家居企業將不斷增加自身產能。 以剛上市的歐派為例, 整體櫥柜的產能由2016年的50萬套增至80萬套,
此外, 皮阿諾新增定制廚柜新增產能 12 萬套, 定制衣柜新增產能 9 萬套;金牌廚柜新增13 萬套整體廚柜產能;我樂計劃募資8.3億全部用于定制家居和生產線拓展。
那么, 各家企業都在盡最大可能去擴張產能是否真的能實現凈利潤的持續高漲呢?
業內專家分析, 盡管定制行業被持續看好, 但依舊擺脫不了“高毛利、低凈利”的困境。 各家企業競爭激烈, 除已經上市的15家企業外, 仍有不少企業在轉型和上市路上追趕。 為增加銷售數量和銷售渠道, 市場推廣的高成本就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 定制家居具有個性化, 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因此很難形成規模化和標準化的生產鏈。 事實證明, 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才能更好降低成本, 而因人而異的定制家居則難以跨越這一障礙。
除此之外, 有不少業內人士分析, 定制家居在近兩年來異軍突起, 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地產行業火爆的滯后效應。 而隨著房地產行業調整的深入, 定制家居行業是否能持續較快發展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