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木龍骨固定木地板施工是在乾燥設備、乾燥技術、防潮保溫防腐材料都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常用的鋪設地板的方法, 在乾燥技術、乾燥設備都非常先進, 材料品種繁多的今天來看存在諸多弊病。
安裝費工費料、噪音大, 安裝後的木地板容易產生諸多問題。 單層實木地板投訴最多的內容是瓦片變形、乾燥裂縫, 走動噪音大。 使用中的單層實木地板出現瓦片變形現象多數都是在廳裡出現, 為什麼偏偏在廳裡出現而不在或較少在臥室裡出現?為什麼竣工幾年的房子、老樓的廳裡也會出現板塊瓦片變形現象?為什麼鋪上一層塑膠薄膜或一層防潮膜仍會出現瓦片變形現象?多數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使用中的木地板出現瓦片變形現象主要原因是板面塗裝了多層漆已將木材的纖維封閉了, 多層漆膜有一定的硬度對表層產生穩定的拉力, 板底吸潮發生膨脹, 板面尺寸沒有改變而產生的。 新交付使用住宅的牆壁、樓板含水率在30%以上, 即是交工若干年的房屋常期不住人, 門窗封閉建築物的含水率也很難降下來, 當乾燥的木地板(含水率Q13%)板底吸濕發生膨脹板塊就會變成瓦片形, 釘子是不能阻止這種變形的。
當建築物的水分逐漸減少低於8%時, 木楔子、龍骨都會幹縮鬆動, 龍骨也會出現變形。
在地板行業內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三分產品, 七分安裝。 , 而據地板行業的一項調查顯示, 安裝是地板消費的軟肋。 出現地板糾紛不斷, 與目前銷售商們重行銷, 輕安裝的做法分不開。
第一步是清理出施工現場, 在地面平整(用兩米靠尺測量地面平整度, 要求不得大於3毫米)的基礎上, 將邊、角部位等突起或不平的局部修整過來。 同時在牆面底側鑽孔, 為安裝地板踢腳線做準備。 鑽孔有點學問:要高度適中, 基本居於踢腳線中部;要均勻, 一般2.4米長的踢腳線要鑽5個孔來固定, 當然, 踢腳線接合處要鑽孔;第三要注意避開牆上的電路, 以免破壞電路,
清掃地面後, 開始鋪防潮地墊了, 地墊除了防潮作用外, 其鬆軟性和彈性也可適當彌補地面不平和增加地板的腳感。 還有注意一點的是, 如果家裡是地熱還需要換專用的導熱好的鋁鉑地墊, 價格為每米再加2塊錢。 再有, 地墊鋪完後要用膠帶將接縫處粘住, 一是怕移動、二是增加防潮性。
正式開始安裝地板。 因為地板是要錯落安裝的, 所以先要將部分地板一分兩半從中鋸開。 這裡有幾點要提醒消費者注意:第一、在鋸地板前一定要將地板全部打開包, 挑出有問題或瑕疵的地板來鋸, 這樣可以有效將局部有問題的地板充分利用, 不產生過大損耗。 千萬不要上來就拿好地板來鋸,
因為地板有一定的膨脹率, 因此鋪裝前要在其與牆面接觸的部位預留膨脹縫, 以免地板起鼓。 當然, 這膨脹縫也是地下空氣與地上空氣交流的主要管道之一, 換句話說, 也是地板下污染釋放到屋內的主要管道之一。 另外還有前後鎖扣, 也就是說, 具有這種多重鎖扣的地板, 即使不用膠也連接的很牢固。
地板鋪裝完畢後就是裝踢腳線了。 踢腳線的拐角結合處也有說法, 不能簡單的45度銜接。 由於牆體有一定的含水率, 簡單的45度銜接會因當踢腳線膨脹的時候無空隙而起鼓。
鋪裝後的整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