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旺季到來, 一些不誠信的小裝修公司和“馬路裝修隊”也紛紛出手, 搶佔裝修市場份額。 很多初次裝修者無經驗, 被他們的低報價、完工快所誘惑。 近日, 有讀者反映, 現在又有“新式”裝修陷阱。 本報記者總結出業主最容易上當的兩種, 並教您如何處理和預防裝修陷阱。
陷阱一 當面低價接活背後迅速轉包
初次裝修的蔡女士為了節省開支, 選用了報價只有1.5萬元的一家中型裝飾公司。 蔡女士認為, 這家裝飾公司也不是很小, 90平方米的房子, 輕工輔料才1.5萬元, 很划算。 兩個月後搬進新居,
會員鄒雷支招:做了15年建材生意的鄒先生對家裝市場比較瞭解。 據鄒先生介紹, 低報價一直是小裝修公司的手段和優勢, 如果業主幸運, 會遇到負責的裝修公司, 他們也有比較固定的工人。 但大多數公司都是轉包給“馬路裝修工”, 比如1.5萬元輕工輔料的費用, 他們有40%左右的利潤, 而雇傭“馬路裝修工”用掉15%左右的費用, 這必然使裝修品質難以得到保障。
業主一旦遇到裝修工程轉包, 應停工檢查, 最好能找權威機構, 例如協力廠商監理, 檢查前期施工品質是否合格, 使用的是否是合同中約定的材料,
在還沒有確定裝修公司時, 可以私下去參觀他們的工地, 正規公司的工人會統一著裝, 在施工現場也會有明確指引牌, 工人的工種、資質、工作時間等都會有詳細的記載。 詢問工人對他們公司的瞭解程度, 細微處瞭解他們是否是該公司的工人。
陷阱二 施工和藹可親尾款變相加錢
佟女士的裝修經歷讓人哭笑不得。 裝修過程中, 工長和工人的服務態度極其和藹, 手藝也不錯, 對施工品質要求得比較嚴, 哪怕是出現了很小的瑕疵, 工長也要求工人拆除重做。 佟女士暗自慶倖找了一家放心公司。 可工程完工後, 結算尾款時, 佟女士發現比合同中約定的多了5000多元,
會員盛利支招:一般情況下, 裝修公司或工頭與業主之間在最後簽訂合同時, 都會就報價單修改很多回, 一些裝修公司或工頭會在工藝說明或面積上做手腳, 簡化一些工藝或對某些材質進行偷換。 但像佟女士遇到的情況比較特殊, 該裝飾公司的手段會使很多業主在不知不覺中上當。
預防這種情況, 首先要細緻簽訂合同, 一定要親自逐項比較和核對相應的條款, 是否跟裝修公司或工頭談妥的最後條件一致, 不能忽略任何細節, 不給奸商留下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