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覺得每天早上起床都是一場戰役一樣?不斷的進行思想碰撞, 反而越到深夜精神卻越好、腦袋一堆想法運轉個不停?
要是如此的話, 你可能就是屬於「夜型人」了;相反, 如果你一到晚上10點左右就感覺很困, 很難熬夜超過晚上12點, 早上起床基本不需要鬧鐘, 那麼你就屬於「晨型人」一族。
而這樣的區別其實是與生俱來的, 睡眠相關的研究指出, 人類睡眠的時間記憶在各自的身體裡, 依據基因裡的「時間作息」, 決定你是晨型還是夜型的人。
那麼晨型人與夜型人的區別在哪裡
專家通過研究分析了人們工作日與休假日的睡眠模式, 平均休假時的睡眠時間大概是23點~淩晨7點左右, 而晨型人睡眠時間大約就坐落在這片區域時間, 且工作日跟假日的作息時間差不多。 如果你就算晚上很早睡, 隔天也還是會睡到很晚才起床,
調查顯示, 成年人中, 典型的晨型人約占總人口的24.7%, 而夜型人占26.4%, 而其餘的其他人近半數的人都處於兩者之間, 有些人偏向晨型, 有些人則偏向夜型。
基因決定了你是早起的鳥兒還是夜貓子
影響你作息的原因就是大腦裡的SCN(上視神經交叉核)有關, SCN是哺乳類的作息時間的調控中心, 裡面的松果腺會釋放出幫助睡眠的「褪黑激素」, 給身體"該休息了"的指示, 而構成SCN的基因裡存在著時間基因, 時間基因會就像時鐘一樣會依據固定時間分泌腦蛋白,
有研究曾調查過全家都會早起的家族, 發現他們的時間基因裡有同樣的突變。 而這樣的基因倉鼠身上也有, 科學家把晨型倉鼠腦中的SCN與跟其他老鼠交換, 發現晨型倉鼠還是一樣早睡早起。 原因是SCN不只存在於我們的腦內, 身體裡的每一個器官都有各自的時間基因, 即使缺乏SCN仍然能維持每個器官的生物鐘, 幫助牠們維持早睡早起的生活。 而這也是為什麼夜型人即使很早睡也很難早起的原因。
作息也是影響個性的因素
大多數人都是處於中間值的類型, 依據每個人情況不同,
【晨型人的特質】
*具體的思考模式:他們相信自身的直接經驗, 並對周圍的新事物進行分析和理解, 因此更擅長歸納總結學習。
*對外界的刺激不敏感:心情較為平和、淡定, 也更少地感到壓力、抑鬱或焦慮。
*自律、具正義感:重視邏輯規律、負責任, 不僅如此, 他們也更尊重權威, 善於團隊合作。
*擅於社交:表現談吐得體、舉止適宜, 也非常在意自己能否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因此他們在人群中更受歡迎。
*保守主義的處事方式:喜歡穩定的感覺, 很少做刺激冒險的事。
*午飯後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需要午睡時間。
【夜型人的特質】
*抽象的思考模式:他們可以根據他人的經驗或是既有理論去理解周圍的世界, 因此更擅長演繹發揮。
*大腦反應快速:短時記憶能力良好, 認知能力(尤其是空間認知能力)上的表現得更好
*豐富創造力:能發想出許多創意, 反對墨守成規。
*獨立自主:喜歡一個人的自由, 追求新鮮刺激感, 敢於冒險和接受挑戰。
*特立獨行:不喜歡順從別人或是隨波逐流, 因此很容易被認為是不好相處的人。
*敏感容易悲觀:有憂鬱悲觀傾向, 容易在晚上有暴飲暴食的行為。
調整轉型的方法
雖然基因決定了大半數的生理時鐘, 影響了你的作息。 不過若是因為工作需要, 還是可以慢慢調整生活作息的, 你可以透過在晚上減少接觸過多光源(尤其是手機),睡前一小時調低室內燈光亮度,讓大腦產生褪黑激素,告訴身體需要休息了,並選擇透光的窗簾,早晨接觸充足的太陽光後慢慢清醒,要完全的轉型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讓身體漸漸習慣。
晨型人與夜型人並沒有優劣之分,除非有改變的必要,不然就放心順從你的生物鐘就好。
你可以透過在晚上減少接觸過多光源(尤其是手機),睡前一小時調低室內燈光亮度,讓大腦產生褪黑激素,告訴身體需要休息了,並選擇透光的窗簾,早晨接觸充足的太陽光後慢慢清醒,要完全的轉型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讓身體漸漸習慣。晨型人與夜型人並沒有優劣之分,除非有改變的必要,不然就放心順從你的生物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