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過於太注外觀。 空氣淨化器咱們買回家是放在家裡用的, 而不是用來看的。 有許多的雜牌殘次空氣淨化器把外觀設計得十分漂亮, 而過濾功用卻十分差, 這樣的產品咱們買回去使用後就知道自已上當了。 所以選購空氣淨化器應優先考慮性能。 然後再挑選外觀美觀的。
誤區二:一體化濾網能去除所有空氣污染物。 許多人以為所有的空氣淨化器都能除甲醛、除細菌、病毒、PM2.5, 在購買空氣淨化器忽視濾芯性能這一項, 其實不然, 有些空氣淨化器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 能除去空氣中的所有污染物,
誤區三:功能越多越好。 如今許多空氣淨化器不只有淨化功用, 還有加濕的功用, 甚至捕蚊功能, 這類多功用的空氣淨化器, 由於空氣淨化器的加濕水槽有時會繁殖細菌, 反而會影響空氣淨化器的淨化品質。 別的帶有加濕功用的空氣淨化器報價通常較高, 咱們犯不著為了這個加濕功用而多花錢再來找罪受。 如果需要加濕功用, 再買一台加濕器即可。
誤區四:空氣淨化器能去除PM2.5就可以了? 受媒體輿論影響,有些消費者購買空氣淨化器時主要考慮去除PM2.5的功效,殊不知除了PM2.5以外,還要考慮去除甲醛、苯系物、病菌、PM 0.3等,因為這些污染物同樣危害極大。
誤區五:配用了HEPA過濾網,就是好空氣淨化器? HEPA網有嚴厲的等級之分,不一樣等級的HEPA網過濾作用大相徑庭。 HEPA網等級越高,能過濾的顆粒物直徑越小,過濾作用越好。 當前來說,市面上普通的空氣淨化器選用的是H10H9級另外HEPA網,有些高端的空氣淨準確回答:HEPA網有嚴厲的等級之分,不一樣等級的HEPA網過濾作用大相徑庭。
誤區六:購買時認准“淨化率99%”准沒錯? 不管是“淨化率99%”、“除PM2.5達99%”還是“除甲醛達99%”,很多都是品牌在特定的實驗環境中測試得出的數值或者是虛假宣傳的資訊.例如很多品牌宣傳的99.9%的甲醛淨化效率是在1m3或30m3空間的實驗室中,甲醛濃度不增加的情況下8個小時後的實驗資料。 而部分品牌宣傳的“除PM 2.5達99%”,就算是實驗室環境下也達不到,更不用說真實的使用環境。 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時不要盲目的聽信品牌宣傳的數值,而是要看真實的使用環境下,產品是否真的有效。
誤區七:市場上有幾百塊產品就能適用七八十平米的房間? 對於空氣淨化器適用面積的計算,國內暫時沒有統一的規定,但根據美國家電行業製造商行業協會(AHAM)的標準:空間內的空氣每小時需要置換5次。 以70㎡的空間來計算,假如房高2.6米,那麼對應的理想空氣淨化器產品的潔淨量(CADR)應該為910m3/h以上,而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品牌產品都達不到此性能。幾百元的產品就能適用七八十平的房間,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一般適用面積的計算方法為,適用面積S(平方米)=F/(5*H),F=空氣淨化機的最大空氣潔淨量,單位是m3/h;H=房間的高度,一般為2.6米。簡單的換算,適用面積=CADR*(0.07-0.12)。(來源新浪)
以70㎡的空間來計算,假如房高2.6米,那麼對應的理想空氣淨化器產品的潔淨量(CADR)應該為910m3/h以上,而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品牌產品都達不到此性能。幾百元的產品就能適用七八十平的房間,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一般適用面積的計算方法為,適用面積S(平方米)=F/(5*H),F=空氣淨化機的最大空氣潔淨量,單位是m3/h;H=房間的高度,一般為2.6米。簡單的換算,適用面積=CADR*(0.07-0.12)。(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