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金銀花, 在生活中也蠻常見的中藥, 還有著一定的營養價值,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金銀花的功效大全吧!
金銀花的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2、對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綠濃桿菌、結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變形鏈球菌等有抑菌和殺菌作用, 對流感病毒、孤兒病毒、皰疹病毒、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
3、抗炎解毒作用, 對癰腫疔瘡、腸癰肺癰有較強的散癰消腫, 清熱解毒作用。
4、疏熱散邪作用, 對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 身熱頭痛、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幹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5、涼血止痢作用, 對熱毒痢疾、下痢膿血、濕溫阻喉、咽喉腫痛等有解毒止痢涼血利咽之效。
6、金銀花茶味甘, 性寒, 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 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煩的作用。
金銀花的功效
1、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
銀花甘寒, 既清氣分熱, 又能清血分熱, 且在清熱之中又有輕微宣散之功, 所以能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的表症未解、裡熱又盛的病症。 應用時常配合連翹、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
金銀花清熱解毒作用頗強, 在外科中為常用之品, 一般用於有紅腫熱痛的瘡癰腫毒, 對辨證上屬於“陽症”的病症, 較為適合, 可合蒲公英、地丁草、連翹、丹皮、赤芍等煎湯內服, 或單用新鮮者搗爛外敷。
3、用於熱毒引起的瀉痢便血
熱毒結聚腸道, 入於血分, 則下痢便血。 銀花能涼血而解熱毒,
金銀花的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實驗表明, 花和藤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對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綠膿桿菌, 結核桿菌亦有效。 水浸劑比煎劑作用強, 葉煎劑比花煎劑作用強。 若和連翹合用, 抗菌範圍還可互補;與青黴素合用, 能加強青黴素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這可能是在抑制細菌體內蛋白質合成上有協同的作用。 有人認為綠原酸和異綠原酸是金銀花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
2、抗炎和解熱作用:腹腔注射金銀花提取液0.25g/kg,
3、加強防禦機能作用:金銀花煎劑稀釋至1:1280的濃度, 仍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小鼠腹腔注射金銀花注射液, 也有明顯促進炎性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4、中樞興奮作用:經電休克、轉籠等多種實驗方法證明口服綠原酸後, 可引起大鼠、小鼠等動物中樞神經系統興奮,
5、降血脂作用:大鼠灌胃金銀花2.5g/kg能減少腸內膽固醇吸收, 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含量。 體外實驗也發現金銀花可和膽固醇相結合, 但四妙勇安湯(金銀花、玄參、當歸、甘草)治療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 未觀察到有降血脂和主動脈壁膽固醇含量的作用。
如果你還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可以繼續關注一號家居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