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業主裝修房子時, 請來設計師, 本想大幹一場, 但由於溝通等問題, 至使裝修時和設計師意見發生衝突的案例經常發生。 很多消費者表示曾經遇到過此類情況, 不少設計師也透露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那麼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消解客戶和設計師之間的溝通障礙, 達到“殊途同歸”的一致?各盡其職也許是最好的方法。
消費者:自身需求詳細告知
大多數消費者面對新房時, 在日常生活需求和喜歡的色彩、傢俱、風格上都會充滿設想, 這是可以理解和尊重的。 消費者需要做到的就是要明確告知設計師自己的功能需求和審美喜好。 其中功能需求包括:可能居住的人口、對於房間隔段、空間佈局的特殊要求、有沒有老人、孩子居住, 孩子的性別、年齡, 老人的健康狀況等。 而審美喜好則囊括自己中意的顏色、希望設計出來的感覺、渴望的生活方式、看中的傢俱特點等。
設計師:一位合適的引導者
在整個溝通過程中, 設計師有時會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引導, 不是盡可能地勸消費者多花錢, 而是引導消費者的思路。 客戶有時候因為自身職業、工作地點、交際圈子等的限制, 眼光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裡。 而消費者尋找專業的設計師看中的也正是他們身上不可多得的經驗和開闊的想法, 因此, 設計師此時應該通過合適的引導, 讓客戶的思路變得更加開放、實際。 除此之外, 客戶在和設計師溝通時不要抱有抵觸心理,
設計師:擺正立場, 科學分析
當業主和設計師出現爭議時, 最好跳開爭議本身。 孰對孰錯, 並不是以最後哪方妥協作為標準, 而是要依據客觀事實,
如果客戶出於美觀要求, 堅持廚房不安門, 而又喜歡中式餐飲, 設計師可以考慮在房間面積合適的情況下, 用玻璃等同類材質隔出一個小型操作間, 專門為炒菜做飯, 而洗菜、洗碗等活動可以在隔間外面進行。 選擇玻璃材質既不影響美觀, 又可以有效隔離油煙。 有的客戶希望在客廳隔出一個獨立的房間, 但是從設計的角度無論採光還是美觀都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