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裝修公司對消費者經常使用的“不透明”手法, 包括報價不透明, 材料不透明, 套餐不透明等。 這些消費不透明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一、工程含糊不清難以量化
俗話說,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一些家裝公司抓住法律法規上的漏洞、消費者缺乏家裝知識, 以及行業監督力度不夠等弱勢, 製造出一系列“不透明”行為。 業內人士透露, 一些家裝公司對消費者經常使用的“不透明”手法包括:報價“不透明”(籠統報價、報價說明含糊不清等);材料“不透明”(以次充好、偷樑換柱等);工程量計算“不透明”;隱蔽工程“不透明”和施工工藝“不透明”等。 其中隱蔽工程和施工工藝的“不透明”最容易被消費者忽略, 從而為家居裝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家裝公司就是抓住了消費者不瞭解裝修材料的相關情況(如管材品質、塗料的環保標準等),
施工工藝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標準,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 業主對於量化的監控也非常難。 比如牆面刷塗料, 少幾遍膩子和少幾遍塗料等, 表面上幾乎看不出缺陷, 但卻直接影響到今後牆面材料的使用壽命。 裝修時, 管材選擇如果稍有不慎, 也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
二、材料與施工捆綁“偷樑換柱”
為了在開年裝修市場挖到“第一桶金”, 許多家裝企業都熱衷於建材捆綁, 開辦家裝選材團購會。 為消費者提供整體設計的同時,
業內人士表示, 消費者參加家裝材料採購時, 其實需要記錄和對比大量產品資訊, 否則難免有遺漏和疏忽。 一些團購主辦商家常常會借機, 使用“偷樑換柱”的手段, 讓消費者購買上一年的尾貨或者使用後期難以調換的斷檔產品。
消費者李先生反映, 不久前他在某家裝公司舉辦的大型建材團購會上訂購了大量家電和裝修、裝飾用品, 送貨時經過仔細核對才發現, 有的產品和團購會上看到的雖是同款同外觀, 但並不是同一型號, 功能和價格也都有所不同。 另有人反映, 吊頂、管線等很多裝修材料都是要被“隱藏起來”的, 如果不24小時現場監工,
業內人士提醒, 家裝企業利用產品型號和低價等特點吸引眼球, 等到產品成交時卻“偷樑換柱”, 因此消費者下訂單時, 一定要注意訂單上具體型號和自己在團購會現場看到的是否一致。
三、套餐“硬傷”留下一筆增算
記者在家裝市場瞭解到, 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招攬客源, 裝飾賣場和家裝企業推出了大量價格誘人的裝修套餐。 據瞭解, 這種家裝套餐的模式, 主要是通過對主輔材料、傢俱、配飾等產品的整合, 根據不同的家裝消費層級, 對套餐產品進行分級, 再提供給消費者相應的裝修方案, 也可以根據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進行適當調整。 目前, 市場上既有設計、裝修、裝飾全包的整戶裝修套餐,
還有公司打著主材標配某某大品牌的產品或者誇大對主材的作用, 比如瓷磚, 市場上有很多著名品牌, 但是因為廠家更新速度快, 很多次品或淘汰品就流入了套餐市場, 這樣會導致裝修完之後, 要想長久維護好家居產品, 很難找到相同型號。 消費者真正的家裝投入, 往往高於甚至遠遠超出原本套餐的價格。
對此, 消協提醒消費者, 在確定裝修方案時要明確方案內容, 看清合同中各個項目是否在套餐內,特別是要注意套餐內產品和套餐外產品的差別,以及個性化需要所產生的額外費用,避免簽訂高額隱形的裝修合同。
以上就是家裝消費不透明帶來的危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看清合同中各個項目是否在套餐內,特別是要注意套餐內產品和套餐外產品的差別,以及個性化需要所產生的額外費用,避免簽訂高額隱形的裝修合同。以上就是家裝消費不透明帶來的危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