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裝修之前, 我們都會接觸報價這兩個字, 那麼在新房裝修時報價的標準是什麼, 報價的價格是不是真的就是對的呢?在裝修報價中有沒有什麼問題隱藏在裡面呢?
1、專案單價
規範的做法是單價部分還要細化, 單價要分主材、輔料、人工分開報。
單價分主材、輔材、人工三塊報價對業主只有好處沒壞處, 裝修公司之所以要採取這麼一報價單無非也是為了多賺取利潤, 因為現在一些材料費、人工費都比較透明, 如果分開報價, 裝修公司就沒什麼利潤可言了, 所以他們只能使出“混水摸魚”這招了。 不要以為這種報價方式是一些小公司的所作所為, 很多大的家裝公司都是這種報價方式。
2、材料品名規格不詳
這裡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乾脆什麼都不寫, 只寫了項目, 至於用何種材料沒作任何說明, 留在那等你來填空。 第二種是寫了卻含糊其詞,
第二種情況裡還有一種情況是混淆概念, 比如說做櫥櫃, 櫃體板沒寫明具體的品牌, 而是用E1級來代替, E1只是一個甲醛釋放的標準, 怎麼可以用它來描述板材, 類似的例子還有用AAA級來表示木工板。
裝修公司這麼做無非兩種目的, 一是為了以次充好, 以偽劣材料頂替, 二是一旦客戶發現所用材料不是他想像中的那種材料, 要求更換, 這時裝修公司就翻臉了, 他們可以說, 按照原來的報價, 用的就是這個級別的材料, 如果你要更換更高級別的材料, 可以啊, 不過要加錢。 因為原來的預算表中沒又依據可循, 即使你找裝修公司理論, 也起不到什麼效果。
正規的裝修公司會標注清楚所用材料的名稱, 型號、尺寸規格, 有的甚至會加注材料的級別和產地!
隨著資訊管道的多元化, 家裝材料的價格越來越透明, 如果家裝公司的報價單裡材料的說明越具體, 他們的利潤空間就會越低。 只有採取這種遮遮掩掩的做法才能為他們多創收。
3、工藝做法不明確
很多裝飾公司給消費者的報價單上, 只有簡單的項目名稱、材料品種、價格和數量, 而沒有關鍵的工藝做法。 您要要求設計師在預算書中加入工藝做法, 或對預算中每個專案的工藝做法做詳細說明。 因為具體的施工工藝和工序, 直接關係到家庭裝修的施工品質和造價。 沒有工藝做法的預算書, 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會給今後的施工和驗收帶來很多後患, 更會給少數不正規的裝飾公司偷工減料、粗製濫造開了“方便之門”。
舉例:鋁扣板安裝未寫明採用何種方法安裝,
4、單價過高
這裡指的無非兩種情況, 一種是材料費過高, 一種是人工費過高。 關於材料價格可以多去市場上轉轉, 瞭解一下市場行情。
由於業主的注意力放在地板、瓷磚等常用主材上, 裝修公司往往在這類主材上的價格會報得幾乎沒有水份, 而在一些不常用的材料上和輔材上大肆抬高價格, 舉例:一桶20KG的聚氨酯防水材料,200出頭一桶,可以刮15平米左右,主材成本也就在13.5/平米,而我就看到一家裝修公司報出了38的主材單價,這裡面將近翻了三倍的價格。
不用價格很明的名牌產品,而用沒名氣的產品替代,讓消費者不便於去比價格。
5、損耗打高
材料的損耗是客觀存在的,要弄清楚哪些地方有損耗,哪些地方不應該有,不該有損耗的出現了損耗就是弄虛作假了。比如講地板、瓷磚、扣板邊線等材料是有損耗的。乳膠漆其實也有損耗,但單價裡已將這部分損耗包含進去了,所以就不再另外報損耗了。裝修時已經是成品的,不需要進行切割和打磨的就可以安裝的材料是沒有損耗的。
損耗也是有限度的,一般不超過5%,如果超過這個數字,就要懷疑其中有水份了。
6、拆項
把一個項目拆成幾個項目,每一項的單價下來了,可最後把各項單價相加,總價卻上去了。
舉例:牆面做乳膠漆會經過好幾道工序,裝修公司的報價一般都將乳膠漆做一項報價,這一項報價裡就包含了全部工序,可有的公司卻偏偏要把它細化成好幾個項目分開來報。,我就見過裝修公司是這麼報價的,他們將乳膠漆施工分成披膩子、打磨、刷乳膠漆幾項來報,而且幾項報價不是連著寫的,而是隔了幾行來寫,要仔細尋找一番才能將各工序找全。本來只能報20元/平米左右的乳膠漆專案通過這種貓膩,分成幾項報,最後的總價可能會高於30元/平米,業主可能還看不出來。
7、重複收費
拆項是將一個專案分成幾個報,重複計價是將一個項目分多次報。舉例:還是門套的例子,門套一般報價70/米就已經含油漆費,卻在後面在加門套油漆一項,這樣門套油漆就收了兩次費用。
8、無中生有
明明沒有的施工專案或收費專案卻出現在報價單裡。
舉例:二手房重裝修,老地磚敲除,重新鋪貼地磚,需要用水泥砂漿進行地面找平,報價單裡出現“地面找平”的項目也是正常的,可新竣工的房屋裝修,貼地磚可以省去這一項,而報價單裡出現了地面找平這道工序,就屬於裝修公司無中生有了。
鋁扣板吊頂一項裡含人工費,鋁扣板的安裝都是由材料商來負責的,安裝費已經包含在材料費裡,裝修公司的報價單裡赫然出現了鋁扣板的安裝費,這多出來的安裝費就是被裝修公司黑去了。這種貓膩的例子不勝枚舉,像什麼瓷磚切割費、機械磨損費、敲牆輔料費等等。
9、後期增項
增項的手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漏項,故意少報工程項目,先以低價與業主簽下合同,待施工進行到該項目時,以前期出報價單時疏忽漏報為由,要求追加工程款。故意漏掉的多為某些不起眼的工程項目,如:踢腳線,防水,牆面鑽孔等。
還有一種做法是少報數量。我就見過一家公司,在報價單中的水電專案裡寫明開關插座布25只(有誰見過家裡只用這麼少插座的,擺明瞭就是擺了一道),而在水電工程結束後一清點,數量劇增為72只,光此一個增項業主要多付2000多的費用。
10、數量虛增
審核報價單時業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單價上,對施工數量的審核幾乎很少關心,很多公司便在工程量上下文章,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業主在工程臨近結尾時,把幾個大項的尺寸測量一下,如衣櫥,書櫥,牆面等關鍵尺寸測量一下,與報價表裡的數量對比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某些專案的數量,如乳膠漆面積,需要事先與裝修公司溝通是怎樣一個計算方法。有些公司去除了門窗面積,而有些公司則去門不去窗。無論採取哪種計算方法,事先溝通,對數量計算方法達成一個共識,以免雙方日後在這個問題上產生爭執。
11、列項打包
在預算表中可以經常看到這樣以“項”為單位的報價
個人認為這種報價方式不可取,往往一些工藝不複雜,材料品種不多的項目經他們這麼一報價,價格一下就上去了不少。其實這些項目還是可以再細分成一個個小項的,比如石膏板造型**平米,牆紙**平米……裝修公司這麼報價無非也是想混水摸魚,多賺幾個錢。
但也不是說報價單中出現以“項”為單位的施工專案都不合理,比如說衛生間包下水管,門安裝的收費都是以“項”為單位的,這些專案都是常規施工專案,每根下水管的包覆,每個門的安裝所需的材料以及人工都大體相當,沒必要再細分,所以就以“項”為單位了。
12、變換數量單位
應該以米為單位銷售的材料變為以平米為單位報價。反過來,以平米為單位的卻要以米計價。
舉例:一桶20KG的聚氨酯防水材料,200出頭一桶,可以刮15平米左右,主材成本也就在13.5/平米,而我就看到一家裝修公司報出了38的主材單價,這裡面將近翻了三倍的價格。不用價格很明的名牌產品,而用沒名氣的產品替代,讓消費者不便於去比價格。
5、損耗打高
材料的損耗是客觀存在的,要弄清楚哪些地方有損耗,哪些地方不應該有,不該有損耗的出現了損耗就是弄虛作假了。比如講地板、瓷磚、扣板邊線等材料是有損耗的。乳膠漆其實也有損耗,但單價裡已將這部分損耗包含進去了,所以就不再另外報損耗了。裝修時已經是成品的,不需要進行切割和打磨的就可以安裝的材料是沒有損耗的。
損耗也是有限度的,一般不超過5%,如果超過這個數字,就要懷疑其中有水份了。
6、拆項
把一個項目拆成幾個項目,每一項的單價下來了,可最後把各項單價相加,總價卻上去了。
舉例:牆面做乳膠漆會經過好幾道工序,裝修公司的報價一般都將乳膠漆做一項報價,這一項報價裡就包含了全部工序,可有的公司卻偏偏要把它細化成好幾個項目分開來報。,我就見過裝修公司是這麼報價的,他們將乳膠漆施工分成披膩子、打磨、刷乳膠漆幾項來報,而且幾項報價不是連著寫的,而是隔了幾行來寫,要仔細尋找一番才能將各工序找全。本來只能報20元/平米左右的乳膠漆專案通過這種貓膩,分成幾項報,最後的總價可能會高於30元/平米,業主可能還看不出來。
7、重複收費
拆項是將一個專案分成幾個報,重複計價是將一個項目分多次報。舉例:還是門套的例子,門套一般報價70/米就已經含油漆費,卻在後面在加門套油漆一項,這樣門套油漆就收了兩次費用。
8、無中生有
明明沒有的施工專案或收費專案卻出現在報價單裡。
舉例:二手房重裝修,老地磚敲除,重新鋪貼地磚,需要用水泥砂漿進行地面找平,報價單裡出現“地面找平”的項目也是正常的,可新竣工的房屋裝修,貼地磚可以省去這一項,而報價單裡出現了地面找平這道工序,就屬於裝修公司無中生有了。
鋁扣板吊頂一項裡含人工費,鋁扣板的安裝都是由材料商來負責的,安裝費已經包含在材料費裡,裝修公司的報價單裡赫然出現了鋁扣板的安裝費,這多出來的安裝費就是被裝修公司黑去了。這種貓膩的例子不勝枚舉,像什麼瓷磚切割費、機械磨損費、敲牆輔料費等等。
9、後期增項
增項的手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漏項,故意少報工程項目,先以低價與業主簽下合同,待施工進行到該項目時,以前期出報價單時疏忽漏報為由,要求追加工程款。故意漏掉的多為某些不起眼的工程項目,如:踢腳線,防水,牆面鑽孔等。
還有一種做法是少報數量。我就見過一家公司,在報價單中的水電專案裡寫明開關插座布25只(有誰見過家裡只用這麼少插座的,擺明瞭就是擺了一道),而在水電工程結束後一清點,數量劇增為72只,光此一個增項業主要多付2000多的費用。
10、數量虛增
審核報價單時業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單價上,對施工數量的審核幾乎很少關心,很多公司便在工程量上下文章,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業主在工程臨近結尾時,把幾個大項的尺寸測量一下,如衣櫥,書櫥,牆面等關鍵尺寸測量一下,與報價表裡的數量對比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某些專案的數量,如乳膠漆面積,需要事先與裝修公司溝通是怎樣一個計算方法。有些公司去除了門窗面積,而有些公司則去門不去窗。無論採取哪種計算方法,事先溝通,對數量計算方法達成一個共識,以免雙方日後在這個問題上產生爭執。
11、列項打包
在預算表中可以經常看到這樣以“項”為單位的報價
個人認為這種報價方式不可取,往往一些工藝不複雜,材料品種不多的項目經他們這麼一報價,價格一下就上去了不少。其實這些項目還是可以再細分成一個個小項的,比如石膏板造型**平米,牆紙**平米……裝修公司這麼報價無非也是想混水摸魚,多賺幾個錢。
但也不是說報價單中出現以“項”為單位的施工專案都不合理,比如說衛生間包下水管,門安裝的收費都是以“項”為單位的,這些專案都是常規施工專案,每根下水管的包覆,每個門的安裝所需的材料以及人工都大體相當,沒必要再細分,所以就以“項”為單位了。
12、變換數量單位
應該以米為單位銷售的材料變為以平米為單位報價。反過來,以平米為單位的卻要以米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