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煮粥很簡單但是如何能把粥做的更加美味呢?電飯煲煮粥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煮粥用水妙招一:
我們平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氯消過毒的, 如果我們直接用這種水煮粥的話, 水中的氯就會大大的破壞大米中的維生素B1, 用開水煮粥, 大部分的氯都隨著水蒸發掉了, 大大減少了維生素B1的流失, 而且煮粥的大米中還有大量的澱粉, 當水溫在60°以上的時候, 澱粉彩繪吸收水分膨脹、破裂, 變成糊狀, 所以直接用開水煮粥也是很好的。
上班族煮粥妙招二:
對於上班族來講, 要如何煮出好吃的粥呢?早上在上班之前, 就可以將自己煮粥所需要的原材料準備好, 然後放進電飯煲裡, 定時, 一般定在下午3點左右, 這樣在6點下班後粥也就好了, 整個過程可以保證大米被泡, 能夠煮的超過一個小時, 而且在煮好後還可以捂2、3個小時,
不溢妙招三:
1、我們可以在泡米的時間上適當延長, 這樣的話在煮飯前將大米泡了2個多小時候再煮, 可以避免發生米湯外溢;
2、可以採用熱水下米的方式, 這樣煮出來的飯不僅好吃而且還不會溢出來;
3、加入香油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方法, 在煮粥的時候加入幾滴香油, 不僅可以讓米湯不會外溢, 而且煮出來的米飯還有淡淡的香油味, 非常好吃。
電飯煲其他功能的使用方法:
電飯煲有2種:一種是保溫式自動電飯煲, 當飯煮熟時即自動保溫;另一種是定時式自動電飯煲, 按用膳時間自動控制燒飯。 正確的使用方法是:
1、電飯煲的自動斷電裝置是一個感溫磁鋼開關, 飯熟時, 溫度100℃感溫磁鋼失磁而斷電。 當煲內米未煮熟成飯時, 有水繼續沸騰, 溫度不會超過100℃, 感溫磁鋼不會失磁, 所以始終通電。 根據這一自動斷電原理, 我們在使用時(煮粥、煮湯、下餃子等時)就應掌握煮沸時間, 不能等其自動斷電。 蒸饅頭可在內加入一杯半至兩杯水(電飯煲本身配有塑膠杯),
2、煲內米飯保溫時間長了, 上層會發生幹硬, 只要在燒煮前於米粒上鋪一層乾淨的紗布, 就可避免幹層。 米飯在25-40℃範圍內, 宜細菌繁殖而變質。 但電飯煲保溫溫度控制在65±5℃, 所以不會變質。 但定時式電飯煲, 夏天煲內生米存放時間過長會發出酸味。
3、內煲底與電熱板表面是相互吻合的球面體, 使用時兩者必須緊密接觸, 確保良好的導熱性, 所以不要用內煲直接淘米。 內煲放入時應左右移動一下, 使內煲放准, 放平。 不能用其他鋁鍋代替內煲使用, 這不僅浪費用電, 還會損壞電熱板。
故障修理
1、煮糊飯
這種故障一般是保溫開關的觸點燒結造成的, 在煮飯時, 鍋內的溫度超過 103土2℃後, 限溫器已經跳開斷電, 但此時保溫開關仍在繼續加熱, 飯就被燒焦了。 可用小刀把觸點分開, 然後用細砂紙把觸點清理乾淨, 故障即可排除。
2、煮生飯或夾生飯
如果經常出現煮生飯或夾生飯,一般是限溫器損壞造成的,限溫器的正常起跳溫度是103土2℃,煮飯的溫度和時間在未達到正常值時就起跳,就會造成此種故障。
限溫器損壞的原因,一般是限溫器內的永久磁鐵的磁力退化造成的,須更換相同型號的限溫器,可與廠家的特約服務部聯繫購買,也可通過調整調溫螺釘修復。此種調節是在小範圍內進行的,調節時要注意每次調整l/4圈,調節一次試煮飯一次,不可動作粗魯。使用時間較長的電鍋,有的此調溫螺釘已經銹蝕,不能調節,那就只有徹底更換新的保溫開關了。
3、不能保溫
這種故障可能是保溫開關的常閉觸點表面髒汙或燒蝕,使其觸點接觸電阻過大,造成觸點閉合而電路不通,發熱管不發熱,電飯煲不能保溫。可用細砂紙將觸點表面清理乾淨後,鍍上一層錫,若仍不保溫可更換保溫開關。
4、保溫燈亮煮飯燈不亮
可能是由於發熱盤不加熱,電源線不良。發熱盤不加熱,一般都是金屬片開關觸點打火氧化,只要用沙紙或小銼刀把觸點打磨即可。
電飯煲煮粥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希望大家能喜歡今天的文章。
如果經常出現煮生飯或夾生飯,一般是限溫器損壞造成的,限溫器的正常起跳溫度是103土2℃,煮飯的溫度和時間在未達到正常值時就起跳,就會造成此種故障。
限溫器損壞的原因,一般是限溫器內的永久磁鐵的磁力退化造成的,須更換相同型號的限溫器,可與廠家的特約服務部聯繫購買,也可通過調整調溫螺釘修復。此種調節是在小範圍內進行的,調節時要注意每次調整l/4圈,調節一次試煮飯一次,不可動作粗魯。使用時間較長的電鍋,有的此調溫螺釘已經銹蝕,不能調節,那就只有徹底更換新的保溫開關了。
3、不能保溫
這種故障可能是保溫開關的常閉觸點表面髒汙或燒蝕,使其觸點接觸電阻過大,造成觸點閉合而電路不通,發熱管不發熱,電飯煲不能保溫。可用細砂紙將觸點表面清理乾淨後,鍍上一層錫,若仍不保溫可更換保溫開關。
4、保溫燈亮煮飯燈不亮
可能是由於發熱盤不加熱,電源線不良。發熱盤不加熱,一般都是金屬片開關觸點打火氧化,只要用沙紙或小銼刀把觸點打磨即可。
電飯煲煮粥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希望大家能喜歡今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