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博物館都流行著同樣一條至高無上的規則:那就是只能眼觀不能手動。
而對於那些無法看見的人來說,
又該怎麼辦呢?多少年來,
世界各地的盲人們一直被隔絕於欣賞藝術傑作與感受本國文化史的氛圍之外。
然而,
世界之大,
無奇不有,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
新奇事物總會不斷湧現。
在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裡現在就放著幾幅Correggio的畫作,
這些作品全部都是通過3D列印技術製作出的精細的、可供參觀者觸摸的名畫3D複製品。
雖然只是一些複製品,
但是這也足以滿足了盲人或視障人群對藝術的孜孜追求。
普拉多博物館使用的凸版印刷技術來自西班牙3D列印公司埃斯圖迪奧斯·杜羅“Estudios Durero”,
他們研發出了一種他們自己稱之為“迪杜”(Didú)的獨特的3D列印技術。
該項技術主要依賴一種可以用UV燈固化的化學油墨,
能讓他們製作出兼具質感與色彩的3D複製作品,
讓盲人們也能夠通過觸摸立體浮雕圖像真正體驗到這些兼具質感與色彩的世界名畫藝術珍品的美妙絕倫。
“這個專案在整個歐洲引起了許多關注,
同時我們也在與另外的一些機構探討未來合作的可能。
”負責普拉多博物館3D名畫複製品專案的杜羅公司首席設計師貝拉斯科這樣表示道:“現在,
大多數博物館館長決定要讓更廣泛的人群都能夠接觸到真正高尚的藝術作品。
既然現在我們擁有了這些技術,
那麼,
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將教育、藝術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
把數位圖像轉換為可觸及的形象,
向失明和視障的人們提供一個機會和我們一起來共用這部分的文化,
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儘管對其技術的具體細節嚴格保密,
貝拉斯科還是進行了以下一些解釋:該項技術需先選取那些既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卻又不包含過多細節的畫作,
製成高解析度圖像,
然後設計師將畫作細節融匯到新圖像中,
並且用特殊的墨水列印出來。
這個時候就要保證所選用的材料在最終成像時能夠精確展示畫作中的每個細節。
接著,
再將一種化合物添加到事先標記好的區域中,
使其具備外部紋理和立體感。
“這類似於在麵包中添加酵母使其膨脹。
”貝拉斯科解釋道。
最後,
真正的圖像在填塗上原有的色彩後,
再依照輪廓列印出來。
再對畫面的表面進行化學處理,
全部過程要耗費四十小時。
在這個過程中,
有些畫作略有縮減,
因為有些畫太大,
如果原樣複製別人也夠不著,
那就失去了意義。
從現在開始至2015年6月28日,
普拉多博物館將舉辦令人耳目一新的“觸摸普拉多”世界名畫展覽,
其中包括六部各具特色代表不同風格的名家作品。
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
亦是收藏西班牙繪畫作品最全面、最權威的美術館。
現在又引進了先進3D技術,
還特意配備了盲文和語音導覽來方便人們觀展。
這種創新形式的展覽,
將藝術名畫變成可觸摸式的新嘗試,
不僅能幫助盲人和視障人士欣賞到世界藝術珍品,
同時也為正常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體驗繪畫的特殊視角。
這一專案是博物館方與當地一家名為ONCE的公益組織攜手合作的部分成果,
該組織主要致力於為西班牙的盲人提供就業。
有趣的是,
該展覽並不是博物館第一次為視障人士如此別處心裁,
在此之前,
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國家美術館、巴黎盧浮宮都曾舉辦過針對視障人群的“觸摸工作坊(Touching workshop)”。
但是,
將3D列印技術用進來這還是頭一遭,
喜愛這些畫家的人們不妨現在就去那裡親身觸及體驗一把。
達芬奇的世界名作《蒙娜麗莎》的細節製作
一個來普拉多博物館參觀展覽的訪客用他的手指仔細觸摸瞭解繪畫的組成
西班牙工作室的目的是向全世界熱愛藝術的人們敞開名畫欣賞的大門
一個參觀者正在通過觸摸感覺3D列印的名畫“火神的熔爐”
達芬奇的世界名作《蒙娜麗莎》的細節製作
一個來普拉多博物館參觀展覽的訪客用他的手指仔細觸摸瞭解繪畫的組成
西班牙工作室的目的是向全世界熱愛藝術的人們敞開名畫欣賞的大門
一個參觀者正在通過觸摸感覺3D列印的名畫“火神的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