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網路上有很多小方法、小常識來試圖教會我們消費者, 自己去分辨食品的好壞, 熟話說, “飯碗裡要裝自己的糧食”、“要依靠自己保口糧”, 比如一看、二聞、三摸、四嘗, 都主要是從感官上去鑒別。 就說最近發生的幾件大米事件, 我們看看能不能用這些小經驗辨識出這些問題大米。
1、鎘大米
鎘是一種重金屬, 人體非必需元素, 環境受到污染後, 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 選擇性地蓄積肝、腎中。 其中, 腎臟可吸收進入體內近1/3的鎘, 是鎘中毒的“靶器官”, 引起慢性中毒, 病者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 會使骨骼的代謝受阻, 造成骨質疏鬆、萎縮、
變形等一系列症狀。 國標GB 2762和歐標(EC) No 629/2008對其在大米中的限量要求都是≤0.2 mg/kg, 這樣的毫克級含量, 大米的感官上沒有任何現象可以讓消費者有跡可循。
2、轉基因大米
流傳民間的一套“肉眼初歩鑒別法”,
3、陳大米
如何鑒別陳大米?專家支招新米陳米可通過腹白、硬度、黃粒、水分香氣等進行區別, 同時業內指出“勾兌米”在貿易糧(糧油批發)中十分普遍, 進商超的企業具有一定規模, 為做好品牌會比較注重消費者感受, 但10斤新米摻上8斤陳米你能吃得出來, 摻三四斤陳米就未必被發現, 散裝大米幾乎沒新米。
要想吃到放心米, 最可靠的方法不是依靠感官鑒別, 是通過專業性的檢測。 而除了媒體曝光的問題, 大米中其他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非法添加物等資訊也很難被消費者獲悉, 有時甚至會被不良企業刻意掩蓋。 雖然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從根本上依靠於“生產”而非“檢測”, 種植、生產環節把控主要是依靠政府監管和種植者、加工企業自律, 食品安全僅僅依靠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力量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