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家居生活 » 新房入住

苗族銀飾 植根於苗族社會中的文化載體

苗族常年遷徙, 漂泊不定, 所以他們喜歡把所有的財富隨身戴在身上, 人走則家隨;以錢為飾保值財產。 這也許是苗族人好銀最直接的原因。 另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銀飾的功能性作用。 苗族人的銀飾可以避邪, 還能去毒, 防止瘟疫。

苗族銀飾 植根於苗族社會中的文化載體

唐宋時期, 苗族銀飾是以多、以大、以重為美, 婦女戴大耳環, 戴銀項圈。 明代方志說, 苗族佩戴的有金銀耳環, 富人還戴碩大的項圈, 雖承唐宋遺風, 卻衍生出區別婚否、饋贈定情的功能。

到了清朝雍正年間, 苗鄉“改土為流”以後, 苗族銀飾趨向纖細、複雜、精緻。 特別是黔東和湘西地區的苗族服飾更是精彩紛呈, 這在青年婦女身上體現得最為充分。 她們常常是頭戴銀冠、項掛銀圈、身穿銀衣、手配銀鐲、腳系銀鏈, 以多為美, 以重顯富。 一個盛裝的苗家婦女, 其銀飾重達二三十斤。

據苗族專家麻明進等人介紹,

苗家人一生中用銀處極多, 尤其女性更勝, 主要有三項:一是青年男女定情, 男方要送女方銀鐲、耳環等作信物, 而在正式出嫁時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銀兩則不能成婚。 二是苗家孩童是父母希望所在, 其銀飾的頭帽、手鐲、腳釧、銀鈴響物、羅漢菩薩等, 全是新買銀子做成。 為求“長命富貴, 驅鬼避邪”, 苗人從少年乃至中年, 在手、腳、耳等處均系上適量的祀保銀釧。 二是日常家珍飾銀、存銀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徵。 日常生活中, 用銀子來進行饋贈也是常事。 三是給老年人祝壽或送葬都離不開銀子或銀飾物, 常有些老人, 生前將銀私藏, 死後無人知曉。 至今, 湘黔邊區的苗族同胞用銀數量有增無減。

苗家人將銀視為婚嫁重要首飾

有人在鳳凰、花垣等邊遠縣份作了調查, 一般家庭在改革開放前為新娘送銀在四五十兩左右, 而近年來都增至一二百兩, 還要製成頭飾、項圈、手鐲、戒子、耳環、扣鏈、銀腰帶、牙籤、披肩等飾品, 總之, “以銀為結, 以銀為彩, 以銀為榮, 以銀為貴”成為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誌。

銀飾萌芽於苗族社會早期的巫術圖騰活動之中, 產生於漢代, 成熟于唐代, 豐富於明清兩代, 發展於現當代。 在同一族群同一支系中, 銀飾成為族群的識別符號。 銀飾作為崇拜物, 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孫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作為婚姻標誌, 它給人們的婚戀生活帶來良好的秩序;作為巫術器物, 它又從心理上給人們提供生活的安全感。 因此, 苗族銀飾已不是單純的裝飾品, 而是植根於苗族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載體。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