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階梯水價政策出臺後, 居民對衛浴產品的節水性能更加關注, 為迎合消費者的這一心理, 衛浴商家爭相打出“節水”牌, 市場上多數衛浴品牌都聲稱自己代理的產品為“節水衛浴”。 但是, 如此眾多的“節水衛浴”真的節水嗎?產品是否節水該如何衡量呢?
據瞭解, 國家標準對衛浴的節水性能有著明確規定。 2013年4月1日實施的《便器沖洗閥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標準號 gb28379―2012)根據便器每次沖水使用的平均水量, 對沖洗閥的用水效率進行了具體的等級劃分。 其中將大便器沖洗閥用水效率分為5級, 將小便器用 水效率分為3級, 並規定便器沖洗閥的節水評價值為用水效率等級的2級。 依照該標準, 節水型大便器沖洗閥需滿足平均每次沖水量不大於5l, 節水型小便器沖洗 閥平均每次沖水量不得超過3l, 否則該產品不具備進行節水評價的資格。
所以, 衛浴產品的“節水”標籤商家自己貼的根本不能算數,
另外, 市場上還存在個別“節水衛浴”, 雖然用水效率等級符合節水評價指標, 但卻起不到節水效果。 因為這些產品過度追求用水極限值, 而忽略了其它部分, 導致 沖洗閥結構設置不夠合理, 沖水速度和壓力都無法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在面對琳琅滿目的“節水衛浴”時, 消費者切記不要輕信商家宣傳、推薦, 而應特別留意產品出廠標識和使用說明書上提到的用水效率, 通過具體資料衡量產品是否 節水。 同時, 家居賣場及相關部門應對那些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及時規範衛浴市場, 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更加放心, 而不是整天懷著忐忑的心與眾多 商家鬥智鬥勇。 長此以往, 消費者對業內品牌、家居賣場以及相關職能機構的信任度將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