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網:未來的設計公司靠什麼去競爭?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筆者經過不斷的思考和探究得出結論:去做“品牌”, 而不只是做“設計”。
HBA被股權置換、梁志天公司被收購, 難道說人家看中的是他們的設計?!答案顯然不是, 就像買奢侈品, 更多人買的是他們的LOGO(品牌), 而不是這個包包真的如它標榜的價錢一樣好用, 功能多人性化。 “設計”只是其品牌核心價值的體現。
“設計”與“品牌”, 一個是“點”, 一個是“面”。 很簡單, 客戶找你做設計, 首先認可的是你這個人和公司, 而後才有機會讓你去談設計, 最後才可能把專案交給你做。 這就是品牌價值的體現, 但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價值。
品牌是可以持續的, 設計人才的流動, 走的只是幹設計的人, 而品牌是帶不走的, 大不了再花個大價錢, 請個更有實力的人來幹活。 LV等奢侈品牌, 就算換了設計師, 一樣受歡迎。
正所謂,
在名氣直接影響你的行業實力、關注度與收入掛鉤的眼球經濟時代, 設計師品牌的經營絕對是個新鮮課題。 就像剛走入社會的人突然發現, 原來考試分數高低並不重要, 人情練達才是關鍵一樣;而互聯網資訊時代的人也需要明白, 原來能力高低是很重要,
旁觀行業十餘年, 眼見很多設計朋友, 成名尚早, 卻堅守設計的獨木橋, 經過一路辛酸卻逐漸淡出圈子, 客戶面也越來越窄, 更有之又回到了一個人單飛的原始積累階段。 一個設計師年富力強就那麼些年, 更多的持續發展還是得靠團隊和平臺的。
縱觀設計圈, 相當多老闆從設計師出身的背景決定了其總在片面追求設計的完美性, 而忽視了經營自己和品牌;再加上宣導無為而治的經營方式, 他們遲早會被員工和客戶遺忘、淘汰。 因為, 員工和客戶是要求發展的, 他們不會在原地等你, 更多時候還要考慮門當戶對的。
本土設計行業的重新洗牌, 必將在這幾年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