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一個戶型中哪些是承重牆?之所以大家會關心這個問題, 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因為大家想知道裝修的時候到底哪些牆體可以改動、哪些牆體堅決不能破壞。 >>主體拆改百科知識
雖然建築結構的類型有很多種, 但具體到住宅, 種類就很少了。 國內的住宅市場, 木結構、鋼結構、土石結構在商品住宅中非常少見, 沒有討論的價值。 主流的結構體系不外乎三種:砌體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結構。 空泛的討論不容易說明問題, 我就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吧。 舉例子並不能教會大家如何分辨, 只是告訴大家,
1. 砌體結構
砌體結構是最常見的住宅結構體系, 90年代之前修建的、方方正正的、5層到6層的、老工房或者筒子樓或者單位福利房或者宿舍樓, 基本都是砌體結構, 或者俗稱的“磚混”結構。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6/D3/6D34C73C84.jpeg)
上圖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砌體結構住宅,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5/6C/56CF7CDE9A.jpeg)
為方便大家看圖, 我把天花板設置成透明, 大家可以跟上面的平面圖對照一下。 灰色的是混凝土, 紅色的是砌體。 砌體牆與透明樓板之間, 是混凝土圈梁。 事實上, 每一片牆體都在為結構貢獻抗側剛度。 有的人可能會說, “我就拆一點點牆體, 沒事的”。 的確, 拆一點點牆體, 房子是不會塌下來, 但是, 地震的時候, 可能剛好就差那一點點側向承載力......我並不是危言聳聽, 大自然是很殘酷的, 這一點點承載力的差異, 導致的可能就是地震中倖存與倒塌的區別。
而且, 一般砌體結構都是老房子了, 可能當時修建的時候, 設計、施工標準本身就不高, 又上了歲數, 老胳膊老腿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不光不能拆牆, 也不能拆構造柱, 也不能破壞樓面梁和圈梁, 更不能加牆。 這些砌體結構的設計承載力本來就很勉強, 有些樓板還是預製空心板, 甚至個別的還有木樓板。 千萬不要在樓板上加砌磚牆!輕則樓板開裂, 重則樓板坍塌, 非常可怕。 如果確實需要, 請採用輕鋼龍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隔斷等輕質幹法牆體。
2. 剪力牆結構
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市場需求的增加, 5、6層的砌體結構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了。 90年代中後期開始出現的高層住宅, 大量採用了混凝土剪力牆結構。 基本上, 9層、10層往上直到30層乃至更高的住宅全都是剪力牆結構。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9/A8/9A88B21354.jpeg)
上圖是個比較典型的剪力牆結構住宅, 兩室兩廳, 基本上是一梯三戶的中間那一戶。 圖中塗黑的牆體就是鋼筋混凝土剪力牆, 一定不要破壞。 斜線填充的是砌塊牆體, 原則上並不起結構作用, 所以可以適當的改建。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7/28/728A53F4DF.jpeg)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B/B0/BB0EBF0F3F.jpeg)
通俗的說,這張圖顯示的是混凝土主體結構,對比一下上下這兩張圖,下圖少掉的紅色牆體,就是可以拆除的部分。當然,跟砌體結構一樣,拆填充牆可以,但是不要隨意的加填充牆。如果一定要加,也跟砌體結構一樣,用輕質牆體,不要砌磚。另外,改建牆體的時候,保溫、隔聲都要自己打算好,不要不管不顧,一味野蠻施工,結果自找煩惱。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9/61/961A07B84D.jpeg)
一些低烈度地區的住宅,或者層數比較低的住宅,可能採用了框架-剪力牆結構。當然,這種框剪並不算典型的框剪,大多數還是“帶少量框架柱的剪力牆結構”。跟剪力牆結構的區別,就是把部分比較長的L形的牆體換成了方柱子,別的地方區別並不大。
我個人的意見,剪力牆或者框剪的填充牆,最好還是不要改動。填充牆雖然不作為結構構件,但它本身卻貢獻著抗側剛度。隨意的拆改,容易造成平面和豎向的剛度不均勻,對抗震不利。此外,現在的建築設計一般都比較合理,沒有必要大拆大改,浪費時間精力,效果可能還不如最開始的好。
3.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不太多見,主要是新建的6層以下的住宅,以及獨棟、連排、疊加別墅和洋房等,佔據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細分的話,還可以分成普通框架和異形柱框架,但其實都差不多,所以就不分開說了。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4/F9/4F91CEDC50.jpeg)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花園洋房樓中樓住宅,採用的是混凝土異形柱體系,帶有少量的普通框架柱。圖中塗黑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矩形的是普通框架柱,L形的、T形的是異形柱。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0/7B/07B10625F3.jpeg)
把上層的天花板設置為透明,這就是這套樓中樓住宅的樣子。方便起見,門洞上方的混凝土過梁沒有畫。同樣,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那麼,哪些部分是可以拆除的填充牆呢?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5/C8/5C893AED67.jpeg)
很簡單,所有紅色的填充牆都可以拆除,上圖就是拆完的樣子。注意,只能拆填充牆,一定不要破壞牆體上方的灰色混凝土梁。相對來說,框架結構沒有結構牆體,所以改建的自由度很大。
但是,同樣也請注意,拆完之後不能隨意的加磚牆。如果要加,尤其是在原來沒有牆體的地方加牆,請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這些輕質牆體。另外,自己改建的時候也要注意施工安全,新建的牆體也要做好可靠的拉結措施,防止將來倒掉傷人。雖然是輕質牆體,萬一倒了也很麻煩,比如地震的時候玻璃隔斷倒了,即使沒砸到人,可能也會影響逃生的速度,甚至可能會阻斷逃生的路線。
總結
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在裝修的時候改動牆體。何苦呢,浪費時間浪費錢,這些填充牆體不也是你花錢買來的。人家歐洲那些老房子也不砸牆,也不拆改,不照樣住著挺舒服的。砸牆的時間精力花在裝飾、美化上,要好得多得多。即使是填充牆體,隨意的拆改破壞也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得不償失;如果野蠻施工,把結構牆體也破壞了,不光要惹官司,對自己的住宅結構安全也沒有絲毫的好處。
動手砸牆之前,建議冷靜的想想清楚,不要被裝修公司忽悠了。增加砸牆、拆牆、加牆的工作量,他們有更多的錢可以掙,當然願意鼓動你砸牆。自己的房子自己愛惜,就算不為鄰居著想,也得為自己著想。上網罵開發商、罵磚家、罵“豆腐渣”工程的時候,不妨先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砸過牆,有沒有危害過自己和鄰居們的結構安全。
相關承重牆知識閱讀:
裝修知識:承重牆怎麼分辨?
分辨承重牆的方法有哪些?
90%以上居民裝修時改動過牆體 承重牆受損會留隱患
承重牆能拆嗎? 承重牆可以打孔嗎?
室內裝修這些禁忌絕對不能碰!
家居裝修中非承重牆能隨意拆除嗎?
就像上圖所示,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填充牆。注意,不僅僅是混凝土牆體不能破壞,混凝土連梁、樓面梁都不能破壞。注意看,填充牆上方一般都有混凝土連梁,千萬不要把混凝土連梁一併砸掉。我見過一些野蠻裝修的,直接把這根連梁都鋸掉了,這個後果非常嚴重。![](http://img.imynest.com/uploads/B/B0/BB0EBF0F3F.jpeg)
通俗的說,這張圖顯示的是混凝土主體結構,對比一下上下這兩張圖,下圖少掉的紅色牆體,就是可以拆除的部分。當然,跟砌體結構一樣,拆填充牆可以,但是不要隨意的加填充牆。如果一定要加,也跟砌體結構一樣,用輕質牆體,不要砌磚。另外,改建牆體的時候,保溫、隔聲都要自己打算好,不要不管不顧,一味野蠻施工,結果自找煩惱。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9/61/961A07B84D.jpeg)
一些低烈度地區的住宅,或者層數比較低的住宅,可能採用了框架-剪力牆結構。當然,這種框剪並不算典型的框剪,大多數還是“帶少量框架柱的剪力牆結構”。跟剪力牆結構的區別,就是把部分比較長的L形的牆體換成了方柱子,別的地方區別並不大。
我個人的意見,剪力牆或者框剪的填充牆,最好還是不要改動。填充牆雖然不作為結構構件,但它本身卻貢獻著抗側剛度。隨意的拆改,容易造成平面和豎向的剛度不均勻,對抗震不利。此外,現在的建築設計一般都比較合理,沒有必要大拆大改,浪費時間精力,效果可能還不如最開始的好。
3.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不太多見,主要是新建的6層以下的住宅,以及獨棟、連排、疊加別墅和洋房等,佔據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細分的話,還可以分成普通框架和異形柱框架,但其實都差不多,所以就不分開說了。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4/F9/4F91CEDC50.jpeg)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花園洋房樓中樓住宅,採用的是混凝土異形柱體系,帶有少量的普通框架柱。圖中塗黑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矩形的是普通框架柱,L形的、T形的是異形柱。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0/7B/07B10625F3.jpeg)
把上層的天花板設置為透明,這就是這套樓中樓住宅的樣子。方便起見,門洞上方的混凝土過梁沒有畫。同樣,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那麼,哪些部分是可以拆除的填充牆呢?
![](http://img.imynest.com/uploads/5/C8/5C893AED67.jpeg)
很簡單,所有紅色的填充牆都可以拆除,上圖就是拆完的樣子。注意,只能拆填充牆,一定不要破壞牆體上方的灰色混凝土梁。相對來說,框架結構沒有結構牆體,所以改建的自由度很大。
但是,同樣也請注意,拆完之後不能隨意的加磚牆。如果要加,尤其是在原來沒有牆體的地方加牆,請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這些輕質牆體。另外,自己改建的時候也要注意施工安全,新建的牆體也要做好可靠的拉結措施,防止將來倒掉傷人。雖然是輕質牆體,萬一倒了也很麻煩,比如地震的時候玻璃隔斷倒了,即使沒砸到人,可能也會影響逃生的速度,甚至可能會阻斷逃生的路線。
總結
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在裝修的時候改動牆體。何苦呢,浪費時間浪費錢,這些填充牆體不也是你花錢買來的。人家歐洲那些老房子也不砸牆,也不拆改,不照樣住著挺舒服的。砸牆的時間精力花在裝飾、美化上,要好得多得多。即使是填充牆體,隨意的拆改破壞也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得不償失;如果野蠻施工,把結構牆體也破壞了,不光要惹官司,對自己的住宅結構安全也沒有絲毫的好處。
動手砸牆之前,建議冷靜的想想清楚,不要被裝修公司忽悠了。增加砸牆、拆牆、加牆的工作量,他們有更多的錢可以掙,當然願意鼓動你砸牆。自己的房子自己愛惜,就算不為鄰居著想,也得為自己著想。上網罵開發商、罵磚家、罵“豆腐渣”工程的時候,不妨先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砸過牆,有沒有危害過自己和鄰居們的結構安全。
相關承重牆知識閱讀:
裝修知識:承重牆怎麼分辨?
分辨承重牆的方法有哪些?
90%以上居民裝修時改動過牆體 承重牆受損會留隱患
承重牆能拆嗎? 承重牆可以打孔嗎?
室內裝修這些禁忌絕對不能碰!
家居裝修中非承重牆能隨意拆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