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凍出來的嗎?
一直以來都有傳言, 秋冬天裡“要風度不要溫度”的行為造成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 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
大多數關節炎都與關節達到使用壽命有關(骨關節炎), 一些少見的關節炎則是由於免疫系統紊亂而攻擊自身關節組織所致(自身免疫性關節炎), 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化膿性關節炎, 但沒有因為寒冷導致的關節炎。 關節炎患者在受涼後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 讓人誤以為寒冷是導致關節炎的罪魁禍首。
人體的關節一樣有“使用壽命”, 如果年齡達到了關節的使用壽命, 關節處的軟骨會變薄、軟化、失去彈性, 甚至碎裂、剝脫, 軟骨下的骨質增生並形成骨贅(即所謂“骨刺”), 最終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 這便是骨關節炎。
其他關節炎:各有各的原因
由於觀察到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天氣變化有關, 所以老百姓把這類表現為骨關節疼痛的疾病都稱為風濕病。 但現代醫學中的風濕病指的是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 包括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 病因多與免疫系統的異常有關, 因此又稱為風濕免疫病, 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關節炎表現等等。 因為上述疾病都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組織而導致關節炎症的, 所以這類關節炎也被稱作自身免疫性關節炎。
為什麼會患上這些自身免疫病目前仍無定論, 現有研究提示, 自身免疫病是由於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免疫紊亂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其中, 環境因素主要指的是既往的一些微生物感染可能會影響疾病的發病和進展,
在前面提到的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特定的主要累及關節滑膜的自身免疫病。 在這種疾病中, 異常的免疫系統不僅僅攻擊自身的關節滑膜, 還會攻擊其它器官, 如眼部、肺部、血管等, 因此需要積極治療以免致殘。 此外, 還有一些關節炎是由於微生物的直接感染所致, 比如化膿性關節炎和關節結核。 可見, 雖然這些關節炎的致病原因各不相同, 但寒冷都不是造成它們的原因。
習慣性掰響手指會引起關節炎嗎?
掰折手指造成的關節響, 叫做“生理性彈響”, 是有益無害的。
成年人的手指, 在受到突然的拉或者折的時候, 常會發出清脆的爆裂樣聲音。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 比如突然轉一下脖子, 壓一下手指, 或者中醫推拿時產生。 這種彈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與病理性彈響是不同的。
生理性彈響必須滿足以下4個條件:
只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
彈響前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休息期
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
伴有輕微疼痛或不適感, 彈響後常有輕鬆感
如果不符合上述4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 即為病理性彈響。 比如我們所說的彈響膝, 在膝蓋活動時可以不斷地響, 就屬於病理性彈響。
正常關節之間叫做關節腔, 關節腔裡面有液體,起到保護、潤滑的作用。可以想像,關節腔是負壓的。當關節收到牽拉或者屈折的時候,拉力是超過關節腔的負壓的,出現一個明顯的腔隙。周圍的氣體只好急速向腔隙內擴散,與液體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也就是說,生理性彈響是由於關節腔內的氣體震動造成的。
彈響時,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末梢神經會受到刺激,從而局部血液迴圈增加,有助於解痙、消炎,這也是為什麼推拿時推拿師會追求關節彈響(片面追求關節彈響也是不科學的,因為並非總是生理性彈響)。另一方面,彈響發生後,關節的靈活性會增加,也是有利於活動的。所以說,生理性彈響是有益無害的。
預防關節炎,長跑比步行好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生命科學部的保羅·T·威廉姆斯(Paul T Williams)及其同事,前後歷時10多年、調查了9萬名參與者。這個迄今為止該領域最大規模的統計分析和研究工作為研究者判斷跑步及類似的鍛煉運動,會增加還是降低膝蓋骨關節炎風險的問題,提供了絕佳的資料和結果。相關論文於今年7月1日發表在《運動訓練醫學與科學》(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上。
威廉姆斯及其同事,通過對74752名經常跑步者和14625名步行鍛煉者,進行了長時間的鍛煉調查問卷統計和關節炎發病情況的跟蹤調查後發現:在7.1年內,這些跑步者中共有2004人患了關節炎、259人進行了髖關節置換;而步行鍛煉者在5.7年內,有695人患了關節炎、114人進行了髖關節置換。通過分析研究者認為:跑步能夠明顯的減少人們患關節炎的風險。
研究者在討論中指出,跑步之所以能相對地降低個體患關節炎的風險,很可能是由兩個原因導致的:跑步增加了關節的韌帶強度和軟骨厚度;跑步是相對有效的減肥效果,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
關節腔裡面有液體,起到保護、潤滑的作用。可以想像,關節腔是負壓的。當關節收到牽拉或者屈折的時候,拉力是超過關節腔的負壓的,出現一個明顯的腔隙。周圍的氣體只好急速向腔隙內擴散,與液體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也就是說,生理性彈響是由於關節腔內的氣體震動造成的。彈響時,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末梢神經會受到刺激,從而局部血液迴圈增加,有助於解痙、消炎,這也是為什麼推拿時推拿師會追求關節彈響(片面追求關節彈響也是不科學的,因為並非總是生理性彈響)。另一方面,彈響發生後,關節的靈活性會增加,也是有利於活動的。所以說,生理性彈響是有益無害的。
預防關節炎,長跑比步行好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生命科學部的保羅·T·威廉姆斯(Paul T Williams)及其同事,前後歷時10多年、調查了9萬名參與者。這個迄今為止該領域最大規模的統計分析和研究工作為研究者判斷跑步及類似的鍛煉運動,會增加還是降低膝蓋骨關節炎風險的問題,提供了絕佳的資料和結果。相關論文於今年7月1日發表在《運動訓練醫學與科學》(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上。
威廉姆斯及其同事,通過對74752名經常跑步者和14625名步行鍛煉者,進行了長時間的鍛煉調查問卷統計和關節炎發病情況的跟蹤調查後發現:在7.1年內,這些跑步者中共有2004人患了關節炎、259人進行了髖關節置換;而步行鍛煉者在5.7年內,有695人患了關節炎、114人進行了髖關節置換。通過分析研究者認為:跑步能夠明顯的減少人們患關節炎的風險。
研究者在討論中指出,跑步之所以能相對地降低個體患關節炎的風險,很可能是由兩個原因導致的:跑步增加了關節的韌帶強度和軟骨厚度;跑步是相對有效的減肥效果,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