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知識 » 植物養殖

含羞草如何養 含羞草的養殖方法

含羞草如何養呢?含羞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 由於葉子會對熱和光產生反應, 受到外力觸碰會立即閉合, 所以得名含羞草。

含羞草如何養

1、選擇適合的地方進行種植, 室內盆栽是比較好的做法。

含羞草為直根性植物, 鬚根很少, 適宜播種養殖, 而且最好採取直播的方法, 以免移栽傷根;若必須移栽者, 應在幼苗期移栽, 否則不易成活。 作為一年生栽培的含羞草, 一般於早春在室內播種。 可以用小盆直播。 也可用淺盆養苗分栽。 播種土用2成腐葉土、3成園土、5成細黃砂過篩後混合配製。 播種時, 先在盆中盛上適量的培養土, 鋪平壓實, 用噴壺灑透水, 待水全部滲透後立即進行播種。 小盆直播, 每盆播種子1~2粒。 如用淺盆育苗, 則以2cm×2cm的距離進行點播。 播後覆土3~5cm, 以蓋住種子為宜。 盆上蓋玻璃或塑膠薄膜保濕, 將盆放到20℃左右的散光處。 以後見盆土乾燥時用浸盆法灌水。

約經7~10天, 種子發芽出苗。 出苗後, 應將盆上覆蓋物拿掉, 並使逐漸接受陽光。 待幼苗長到3cm高時, 播在淺盆中的即可分苗移栽。 分苗應帶土移栽, 否則不易成活。 剛上盆的幼苗澆透水後, 先放到半陰處, 待緩苗後再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 而直播在小盆中的可直接放在陽光充足處生長。 4月中或5月初, 可將苗盆移出室外培養, 並及時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幼苗長到4片葉時開始追施液肥, 一般7-10天追肥一次腐熟淡液肥即可。 苗長大後可再換一次盆, 但用盆不宜過大, 一般定植到15-20cm的中號花盆中即可。 採種時選健壯母株, 加強管理, 於結果期隨熟隨采, 莢果成熟時會自動開裂。 田間管理。 田栽株距25—30釐米, 及時鬆土、鋤草、澆水。

2、協助含羞草養殖。

用種子播種養殖, 春秋都可播種, 播前可用35℃溫水浸種24小時, 淺盆穴播, 覆土1--2釐米, 以浸盆法給水, 保持濕潤, 在15--20℃條件下, 經7--10天出苗, 苗高5釐米時上盆。 採種時選健壯母株, 加強管理, 於結果期隨熟隨采, 莢果成熟時會自動開裂。

3、含羞草的管理很簡單。

養護管理無特殊要求。 一般土壤均可栽培, 生長期需肥不多, 施稀液肥2--3次即可, 肥料不宜過多, 以葉綠生長健壯即可, 勿使徒長, 因為含羞草主要為趣味性觀葉花卉, 以小型為好。 含羞草的種植技術簡單, 管理粗放。 對氣候、陽光、土壤要求不嚴, 但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 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4、值得注意的是:含羞草基本無病蟲害。 如有蛞蝓, 可在早晨用新鮮石灰粉防治。

含羞草有觀賞, 藥用等方便的價值, 但是在風水方面, 就要兩面看了, 或者可以說, 它風水上的壞處比好處要少得多。

1、從優點講起, 含羞草能給家人帶來歡樂。 含羞草羽毛般的纖細葉子受到外力觸碰, 葉子立即閉合, 所以得名含羞草。 它們的葉片也同樣會對熱和光產生反應, 因此每天傍晚的時候它們的葉片同樣會收攏。 含羞草, 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醜草。 成簇生長, 莖基部木質化, 高可達1米, 耐寒性較差。 如果輕觸羽毛般的纖細葉子, 葉子立即閉合, 因之名為含羞草。 花朵粉紅色, 花序呈球形, 輕飄飄的。 溫柔甜美的花形營造了一份浪漫的氣息。

在這裡,我們看到含羞草很可愛,的確能為家人帶來快樂,能夠讓家人快樂的植物就是是風水植物,能讓家人住得開心的房子就是風水房子,可見,種有含羞草的住宅是好風水的住宅。

2、有好也同樣有壞,含羞草是一種毒性比較強的植物,可能會令家人生病,在一個層面上說,它不是風水寶物。含羞草內含有含羞草堿,接觸過多會引起眉毛稀疏、毛髮變黃,嚴重者還會引起毛髮脫落。因而,如果堅決要種植含羞草在室內的話,就要注意不要離它太近了。玫瑰雖美,但它有刺,香水雖香,但它有毒,含羞草,在風水上面,雖然也有它有用的一面,但是有用的同時,也暗含著對你的傷害,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含羞草發揮它最大的作用的話,你就是適合地使用它了。

在這裡,我們看到含羞草很可愛,的確能為家人帶來快樂,能夠讓家人快樂的植物就是是風水植物,能讓家人住得開心的房子就是風水房子,可見,種有含羞草的住宅是好風水的住宅。

2、有好也同樣有壞,含羞草是一種毒性比較強的植物,可能會令家人生病,在一個層面上說,它不是風水寶物。含羞草內含有含羞草堿,接觸過多會引起眉毛稀疏、毛髮變黃,嚴重者還會引起毛髮脫落。因而,如果堅決要種植含羞草在室內的話,就要注意不要離它太近了。玫瑰雖美,但它有刺,香水雖香,但它有毒,含羞草,在風水上面,雖然也有它有用的一面,但是有用的同時,也暗含著對你的傷害,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含羞草發揮它最大的作用的話,你就是適合地使用它了。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