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指標到達扇形顯示盤末端, 霎時便跳回原點, 那飛躍的瞬間恰恰印證了逆跳的奧妙所在, 讓時光逆轉, 從頭再來。
逆跳腕表不單單是循規蹈矩的時顯方式,
不循規蹈矩的逆跳
周而復始的轉動, 是我們對一塊手錶最基本的印象。 逆跳如今已經發展到無所不能的地步, 無論秒針、分針, 還是小時、日期, 甚至月相盈虧都可能以逆跳顯示。 最容易展現逆跳之美的, 還是30秒的雙逆跳功能, 也就是由兩根30秒逆跳指針來完成1分鐘的運轉。 而鐘錶設計大師非常熱衷於把不同的逆跳功能集結於同一錶盤上,
逆跳讓空間得到釋放
事實上, 逆跳表出現的原因,
但是, 逆跳裝置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首先, 一塊採用了逆跳功能的腕表, 其內部的撞擊次數是非常多的。 以30秒逆跳而言, 一天之內, 表內機械結構必須承受2880次的彈跳返回動作, 其機芯內逆跳機制的各項零組件受到的力是相當頻繁而巨大的。 其次, 逆跳表回返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微不足道的時間長久累積下去, 也會造成誤差。
當然了, 這兩個問題在鐘錶大師們的眼中根本就是浮雲。 通過採用更加優異的金屬材質, 降低撞擊的動能, 可以很好地解決掉金屬疲勞的問題。 而誤差則更簡單了——瞬間回復的時間是確定的, 那麼只需要計算好每一次瞬間回復的時間, 然後在設計當中加以修正就可以了。 因此, 大師心中真正關心的, 是如何通過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