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發現, 46%—75%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的患者出現過胃出血或潰瘍。 美國每年因此住院的患者超過10萬人。 要想儘量避免這類藥物嚴重損傷胃黏膜, 用藥前一定要瞭解自己是否已經存在其他傷胃風險。
1.高齡。
專家介紹, 與年輕人相比, 老年人機體防禦能力下降, 如黏膜防禦作用變差等, 出現胃出血以及穿孔的風險增加13.2倍。 因此, 如需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最好選擇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小的類型, 如塞來昔布。
2.有胃病。
胃不好的人服非甾體抗炎藥, 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研究顯示, 胃腸道疾病患者在150天內單次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風險增加2.4倍;多次服用後該風險增加7.4倍。
3.服用抗凝劑。
抗凝劑適應症廣泛, 可用於防治動、靜脈血栓栓塞等多種疾病。 有研究顯示, 布洛芬會影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使用抗凝劑再用非甾體抗炎藥時胃出血風險增加12.7倍,
4.使用激素類藥物。
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到過敏性鼻炎、濕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都會用到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單用非甾體抗炎藥出現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3.8倍,
5.酗酒。
長期酗酒傷胃, 很多人在出現腹痛、腹脹時常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止痛。 研究表明, 與不使用布洛芬相比, 頻繁飲酒者經常服用布洛芬會使胃腸道出血風險增加2.7倍, 偶爾服用增加1.2倍。
6.吸煙。
單純吸煙增加消化道潰瘍風險1.9倍, 吸煙同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增至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