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築技術的不斷發展,
建築設計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於是各類概念也層出不窮,
如公寓、別墅;又如複式、樓中樓式、錯層式……不少朋友對此瞭解不多,
甚至會被裝修公司的設計師的吹噓弄得更加糊塗。
那麼,
什麼是樓中樓式?樓中樓式設計有什麼特點?與錯層式有什麼區別?
樓中樓式建築也好, 樓中樓式住宅也罷, 其實都是指一種戶型設計:
住宅佔有上下兩層樓面, 臥室、起居室、客廳、衛生間、廚房及其他輔助用房可以分層佈置, 上下層之間的交通不通過公共樓梯而採用戶內獨用小樓梯連接。 樓中樓住宅是一套住宅占兩個樓層, 有內部樓梯聯繫上下層;一般在首層安排起居、廚房、餐廳、衛生間, 最好有一間臥室, 二層安排臥室、書房、衛生間等。
也就是說樓中樓的層高其實是兩套商品房層高之和, 一般高度是5.6米。
而錯層式就是:
指一套住宅內的各種功能用房在不同的平面上, 用30-60cm的高度差進行空間隔斷, 層次分明, 立體性強, 但未分成兩層, 適合100平米以上大面積住宅裝修。
結構上指的是同一層的樓板不在同一平面上, 有一定的高差。
顯然, 錯層是平面式房屋, 即廳、臥、衛、廚等所有房間都處於同一層面, 而樓中樓則不屬於平面房屋, 因其內的各個房間則處於不同層面。
錯層式兩個(或三個)引樓面並非垂直相疊, 而是互相以不等高形式錯開。
而樓中樓式住宅則是完整的兩層。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樓中樓式住宅, 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戶型, 如兩房一廳, 一房一廳之類的, 反映的一種功能空間的完整分割;而錯層式則是一種裝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