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種植方法
分球
6月份把鱗莖挖回後, 將大球和子球分開, “大球秋植後來年早春可開花, 子球需培養3年才能開花。 由於風信子自然分球率低,
播種
多在培育新品種時使用, 於秋季播入冷床中的培養土內, 覆土1釐米, 翌年1月底2月初萌發。 實生苗培養的小鱗莖, 4-5年後開花。 一般條件貯藏下種子發芽力可保持3年。
田間管理
選購
風信子開花所需養分, 主要靠鱗莖葉中儲存的養分供給, 只要選擇表皮無損傷、肉質鱗片不過分皺縮、較堅硬而沉重、飽滿的種球, 就能開出豐碩美麗的花。 在選購種頭時, 要注意挑選皮色鮮明、質地結實, 沒有病斑和蟲口的為好, 通常從種皮的顏色可以基本判斷它所開的是什麼顏色的花。
比如外皮為紫紅色的它就會開紫紅色的花,
土壤
風信子應選擇排水良好, 不太乾燥的沙質壤土為宜, 要求土壤肥沃, 有機質含量高, 糰粒結構好, 中性至微鹼性, pH值6-7的水準;可按腐葉土5∶園土3∶粗沙1.5∶骨粉0.5的比例配製培養土;在栽種前, 可用福馬林等化學藥劑, 在土溫10-15℃的情況下, 在土壤表面施藥後立即覆蓋薄膜, 溫暖天氣3天后, 撤去薄膜,
宜於10-11月進行, 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最為重要的條件。 種植前施足基肥, 上面加一薄層沙, 然後將鱗莖排好, 株距15釐米-18釐米, 覆土5釐米-8釐米。 並覆草以保持土壤疏鬆和濕潤。 一般開花前不作其它管理, 花後如不擬收種子, 應將花莖剪去, 以促進球根發育, 剪除位置應儘量在花莖的最上部。 6月上旬即可將球根挖出, 攤開、分級貯藏於冷庫內, 夏季溫度不宜超過28℃。
用壤土、腐葉土、細沙等混合作營養土, 一般10釐米口徑盆栽一球, 15釐米口徑盆栽2-3球, 然後將盆埋入土中, 其上覆土10釐米-15釐米, 經7-8周, 芽長到10釐米以上時, 去其覆土使陽光照射, 一般10-11月栽植, 3月開花。
水養
風信子水養要求水位離球莖的底盤要有1-2cm的空間,
選時
7月下旬以後, 將球根用8℃的低溫處理 70-75天, 然後10月上旬盆栽, 於溫室中栽培, 即可令其年末開花。 由於栽培品種其促成的感度相差很大, 因此在行促成栽培時應選用適於促成用的品種。
光照
風信子只需5000Lx以上, 就可保持正常生理活動。
濕度
土壤濕度應保持在60-70%之間, 過高, 根系呼吸受抑制易腐爛, 過低, 則地上部分萎蔫, 甚至死亡;空氣濕度應保持在80%左右, 並可通過噴霧、地面灑水增加濕度, 也可用通風換氣等辦法, 降低濕度。
溫度
溫度過高, 甚至高於35℃時, 會出現花芽分化受抑制, 畸形生長,
盲花率增高的現象;溫度過低, 又會使花芽受到凍害。 20世紀世紀初, 花卉種植者們開始在溫室中生產風信子並對其進行一定的溫度處理。 像鬱金香和其它球根植物一樣, 它的種球需要低溫條件下維持一段時間, 否則就不會產出高品質的花朵和具有足夠長度的莖來。
風信子的生長過程包括一個葉形成期,一個花形成期和伸長期。通過提早花形成期,同時提供最有效的低溫期,以促成種球開花。這是種植在地中海地區的風信子往往可以很早開花的原因。通過在種球栽植階段中保持較高的溫度就可以加速葉的形成期,於是花形成期也提早了。
與其它球根類植物相比,風信子通過對其施行的特殊的溫度處理而提早使其形成花朵。達到此目的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加種球生長期間的土壤溫度。由於這種方法的成本較高,所以很少使用。更為常見的是,種球被提早掘出,同時在有空調的房間內做溫度處理,從而達到促進花朵形成的目的。挖掘的時期和處理的溫度是區別盆栽和切花風信子的因素。
風信子的生長過程包括一個葉形成期,一個花形成期和伸長期。通過提早花形成期,同時提供最有效的低溫期,以促成種球開花。這是種植在地中海地區的風信子往往可以很早開花的原因。通過在種球栽植階段中保持較高的溫度就可以加速葉的形成期,於是花形成期也提早了。
與其它球根類植物相比,風信子通過對其施行的特殊的溫度處理而提早使其形成花朵。達到此目的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加種球生長期間的土壤溫度。由於這種方法的成本較高,所以很少使用。更為常見的是,種球被提早掘出,同時在有空調的房間內做溫度處理,從而達到促進花朵形成的目的。挖掘的時期和處理的溫度是區別盆栽和切花風信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