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空調制熱原理是什麼

現在的空調很多都是冷暖兩用的,可製冷也可制熱,天氣寒冷時,使用空調制熱,整個屋子都是暖暖的,讓你遠離寒冷的侵襲。大家都知道空調可制熱,可是空調制熱原理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下空調制熱原理是什麼,順便瞭解下空調制熱的注意事項。


空調制熱原理
空調系統主要分為冷媒系統、水系統和風系統,其中風系統中央空調使用很少,我們在這裡不做說明。冷媒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主機+冷媒管道+分歧管+冷凝排水管道+內機;水系統空調系統的組成:主機+膨脹水箱+迴圈水泵+冷凍水管(閥門)+水篩檢程式+內機+冷凝水排水管道。這兩種空調制熱原理是一樣的,目前應該十分比較廣泛。
空調制熱原理具體為:

(1) 很簡單,空調制熱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此時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熱,便成為液體,同時會將室內空氣加熱,從而達到提高室內溫度的最終目的。


(2)而液體氟利昂經節流裝置減壓,進入室外機的換熱器(此時為蒸發器),蒸發氣化吸熱,成為氣體,同時吸取室外空氣的熱量(室外空氣變得更冷),成為氣體的氟利昂再次進入壓縮機開始下一個迴圈。正是基於以上一個過程,實現了空調制熱。
(3)壓縮機吸入低壓氣體經過壓縮機壓縮變成高溫高壓氣體,高溫氣體通過換熱器把水溫提高,同時高溫氣體會冷凝變成液體。液體在進入蒸發器進行蒸發,蒸發器蒸發的同時也要有換熱媒體,根據換熱的媒體不同機器的型號結構也不同。常用的有風冷和地源。

(4)液體經過蒸發器後變成低壓低溫氣體,低溫氣體再次被壓縮機吸入進行壓縮。就這樣迴圈下去,空調側迴圈水就變成45-55度左右的熱水了。熱水經過管道送到需要採暖的房間,房間安裝有風機盤管把熱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制熱目的。


空調制熱多少度?
1、制熱設定最佳溫度:20℃
冬天將空調制熱溫度設定為20℃最佳,感覺會很舒適,如果制熱溫度設定太高,會使室內空氣異常乾燥,不利於身體健康,還可能使空調超負荷工作。
2、制熱最佳環境溫度:7℃

冬天天氣太冷,有些地方甚至在0℃以下,空調室外機很容易結霜或結冰,必須不斷除霜,因此空調的負荷會加重,制熱也比較緩慢。調查顯示,室外溫度為7℃時, 制熱效果最佳,隨著溫度的下降,制熱效果也會降低,低至-5℃時空調基本就沒有制熱效果了。不過,如果使用變頻空調,溫度在-15℃之上都會工作。


空調制熱注意事項
1、如果室外回來就直接開空調制熱,剛開機最好用低風擋,半小時後再改用中風擋,讓身體有適應溫度轉換的時間。
2、空調每次開2個多小時應該停一下,並開窗通通氣,免得室內缺氧,悶熱。
3、空調吹出來的熱風會讓空氣變得乾燥,建議買一個加濕器,或者在房間放一小盆水。
中央空調制熱時注意事項
1、冬季環境氣溫較低或者機組長時間未啟用時,在開機前應先給機組供電(此時水泵不要啟動),且通電時間不得低於8小時;

2、在冬天環境溫度很低的情況下,夜間停機時會使殼蒸發器和管道內的水凍結而損壞設備和管道,為防止凍結,在機組停機時水泵也要運行。最安全的方法是將水完全從管道內放掉,也可以在水裡添加乙醇和丙醇混合物來防凍。放水一般應該由專業的中央空調工程公司來操作,大秦空調工程公司提供專業的工程服務。


空調制熱不足的原因分析
1、使用不當
空調在長期時候後沒有及時的清洗濾網以及內部造成空氣流通堵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空調的制熱效果。
蒸發器、冷凝器塵垢太厚,也會降低換熱效果,導致制熱能力下降,耗電量增加;制熱溫度設定過低。
而空調房間門縫、牆洞未堵死,或是開窗開門頻繁,造成室內熱量流失等都會是無意間造成空調制暖不強勁的原因。
2、環境因素
冷暖型空調分熱泵型、熱泵輔助電熱型和電熱型三種產品,在制熱量相等條件下,前兩種耗電比第三種約小一半,考慮到供電容量和用電費用,現在的家庭普遍選擇前兩類空調(但應注意它們的使用條件,前兩種只適用於-5℃以上的環境下,顯然對北方地區不適用)。
熱泵型空調器,制熱時環境溫度過低,空調能效比也降低,在較冷的冬天制熱效果不理想,這是正常現象。對於無自動除霜的熱泵型空調器,它使用的最低環境溫度是零上5℃,低於這個溫度就不制熱或效果很差,這是因為外部換熱器上積霜堵住了空氣流動,不能再從外界吸入熱量的緣故;對於有自動除霜的熱泵型空調器,它使用的最低環境溫度也是-5℃,低於這個溫度也不能有效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