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隋朝瓷器介紹及特點剖析

隋代青瓷的造型主要有壺、罐、瓶、碗、高足盤等。壺有帶流與無流兩種,帶流者以雞頭作流,無流者都系盤口。雞頭壺由兩晉到唐沿用的時間很長,其造型為洗口,肩部貼附雙系,以雞頭作流為其主要特徵。盤口壺多流行於南方,基本特徵為盤口,有頸,系貼附在肩上。習慣上稱為“雞頭壺”與“盤口壺”。罐是隋代青瓷中常見的器皿,北方多流行一種直口無頸,罐身近橢圓形,腹中部凸起弦紋一道,肩上貼附二系、三系或四系,以四系者居多,所以稱之為“四系罐”。

西元581-618年是隋朝,共37年。在這樣短的時間裡,由於隋文帝推行一系列維護統一和發展經濟的政策,結束了豪強大族分裂割據的戰爭,使長期處於分裂割據戰爭中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統一在一個政權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商品流通,手工藝技術交流擴大,陶瓷手工業亦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青瓷、白瓷、黃釉、黑釉瓷、低溫釉陶大量生產出來。尤其青瓷的成就很突出。隋代青瓷突出的特點表現有三:

一、和三國兩晉南北朝相比,隋代青瓷廣泛吸收其他工藝品的優點和藝術成就,使瓷器的造型和裝飾更加豐富多彩。常見的器物有碗、盤、杯、缽、盂、壺、壇、盆、缸、盒、枕、爐、博山爐、燭臺、唾盂、硯臺、水盂、腰鼓、棋盤等。此外還有俑類、獸座、憑幾、凳、框等模型,以及青瓷權。

二、隋代青瓷的胎體很堅硬,灰青,顏色比較淺,有的成灰白色。由於工藝水準的提高,南北朝時期青瓷胎體中含粗大沙粒的現象已經減少很多,變得相對細一些。胎體中起泡、窯裂、歪扭變形的現象基本看不到。釉質有的泛灰,有的泛黃,比較凝厚,有流釉現象,一般器物施釉前上化妝土,有的不上化妝土,施釉注意蓋口、頸、肩和上腹部,中下腹至底露胎,流釉成蠟淚。底的邊棱有的用刀輕國削一下。較原始青瓷,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瓷器上的縮釉及麻癩現象減少。四系罐、盤口四系尊一類器物頸肩交接的積釉地方出現美麗的乳濁釉塊斑。

三、隋代青瓷的裝飾技法主要刻花、劃花、捏塑和印花。花紋有圖案類、花卉類和動物類。圖案類有弦紋、繩紋、瓦溝紋、席紋、篦紋、聯珠紋、直線方塊紋、雙圈紋、雲頭紋等。花卉類有忍冬、蓮瓣、葵瓣、梅花、寶相花、團花、菊花等。動物類有龍、鳳、蟋螭等。捏塑的動物有龍頭、雞頭等。

隋代青瓷表現時代特點很明顯。南北朝時,北方瓷窯體系剛剛建立,作品造型風格雄放獷達,南方青瓷胎體較薄,比較精巧細緻。到隋代工藝融鑄南北,既有北方剛勁粗獷的風格,又有南方清秀的特點,而且很講究線型的陽剛之氣。各個地方區域性窯系的特點表現不明顯。

關於隋代青瓷器的鑒定,首先是瞭解隋代青瓷的種類、胎釉及造型特徵,準確把它和南北朝、唐代青瓷區分開來。

其次,瞭解假古董的情況,隋代青瓷以前很少有人去仿製,在文物藝術品市場上沒有見到假隋瓷。在作假成風的20世紀80年代後期,文物藝術品市場上出現了假隋瓷。主要器物種類有盤口四系尊、席紋執壺、碗、四系罐等類器物。這些假古董做的很像,主要是造型很像,因為隋瓷時代特徵明顯,器物種類又只有那麼幾種,結構比較簡單。釉的顏色和質地猛一看很像,都是漢代南北朝以來流行的青釉瓷,呈橄欖色,有的還做出縮釉和麻癩塊斑,釉層剝蝕脫離的特徵。尤其麻癩塊斑和剝蝕掉落釉層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讓人感到這是1300多年歲月侵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