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翡翠作假快速識別辦法

無論翡翠原石還是翡翠成品都存在做假的問題,一些無良珠寶商為謀利,各種做假手段五花八門,不僅能將次品變成極品,也能將仿品變成真品,下面看看翡翠原石造假常見的四種做假方法:

1、開口作假

這種作假其目的是為了以劣充優,在無色或是水頭差的低檔原石上切開一個小口,再將好翡翠的薄片鑲嵌粘貼上去。對這種原石,就要仔細檢查開口周邊的痕跡,以及開口形狀和溫差變化對其的影響。

2、皮殼作假

賭石時定要看原石的皮殼,有時皮殼也能反映出原石裡面翡翠的好壞。而作假皮殼是將廢石或是假貨沾上優質翡翠原石的皮殼,經過人工化學處理後,使之變成真的。對這種原石,要將它洗乾淨,檢查表面,並進行對比。

3、顏色作假

用染色的方法將那些皮色不好或是無色的原石染色,使之變成翠綠色,也有再在上面塗蠟、塗漆的。鑒定這種原石,要用濾色鏡看熗色是否變成紅色,再用放大鏡看顏色分佈是否均勻,因為染色的原石裂縫中顏色比較深。

4、芯子作假

這一類是將高檔翡翠從中間挖出一部分,剩下的靠皮部分再注入鉛等物質,然後封好切口就完成了。看這類原石,可以從重量上鑒定,若是重量過輕可能就是假貨。對原石外皮用刀子或是其他堅硬的物品劃,看有無軟性物,尋找粘貼跡象。

俗話說,一刀窮,一刀富,除了自身的眼力與經驗問題外,原石作假也在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因此,希望喜愛賭石的朋友們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千萬別為了一點利益的苗頭損害更多的利益。

翡翠原石的鑒別方法:

一:光澤。翡翠經強酸堿浸泡處理後,結構疏鬆,沒充填之前表面見溶蝕凹坑,使之產生漫反射,光澤變弱。加人樹脂或塑膠等有機充填物後,翡翠原石常有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或者是玻璃光澤與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混合。

二:顏色。由於翡翠結構被破壞,內在原有的光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所以“B貨翡翠原石的顏色分佈無層次感。雖然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的綠色仍為原生色,但經過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綠色分佈較浮,原來顏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壞了,看起來很不自然。

三:結構。翡翠原石受到強酸強鹼浸泡腐蝕後,有部分物質帶進帶出,在表面及內部沿礦物晶體間形成溶蝕,產生內部的連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見內部縱橫交織的裂隙。在反射光條件下,表面的溶蝕凹坑或蛛網狀網紋清晰可見。

四:表面特徵。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原石由於充填物與翡翠原石本身的硬度差別較大,在原生的裂隙處呈較明顯的凹溝,充填物明顯低於兩邊,許多綹裂組成了縱橫交錯的誓溝渠”。較大的“溝渠”中可見膠結物或殘留氣泡。近期加工技術較好的漂白加充填處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無上述現象,須更加仔細地觀察和測定。

五: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原石,多數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為3.00~3.43g/cm,折射率為1.65左右(點測)。但是由於翡翠原石的礦物組成複雜,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為參考資料,通常不能作為判定翡翠是否經過充填的依據。

六:螢光性。無或弱至強的紫外螢光,螢光分佈均勻或呈斑雜狀。早期“B貨”翡翠絕大多數有螢光。短波:弱,黃綠或藍綠(藍白);長波:中至強,黃綠或藍白色。但近期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通常螢光強度較弱或無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