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重視裝飾 燈具調情師的藝術人生(圖)

燈具是居室內最具魅力的調情師,尤其是具備裝飾效果的燈。

2006新燈夜宴,燈具節能的同時裝飾化色彩愈加濃重

燈具重視裝飾

馮小剛大片《夜宴》將在9月中旬公映。一提起夜宴,首先想到的就是燈。絢麗燦爛輝煌的燈。因為燈就是夜的使者。

今年的燈,開始走裝飾化路線。它依舊能照明,依舊節能,但是它還有更高的追求:成為一個藝術品。這就意味著燈的作用將貫穿我們生活中的24小時,不論白天還是黑夜。

燈飾提供:又一居燈飾城、凱旋門國際精品燈飾。

場地提供:東湖賓館

戰國時期的燈,就已經走藝術道路了

曾經覺得最愜意的家居環境就是:一盞燈,一本書,一杯茶。燈,代表溫暖;書,代表靜謐;茶,代表回味。這個讓我滿意的環境,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燈。它應該是一種氛圍的創造者。正如一位設計師所說,“燈具是居室內最具魅力的調情師”。如果沒有它,書與茶似乎少了點什麼。可見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個氛圍的。而光與影則是創造氛圍的能者。為了簡簡單單的氛圍,燈飾從古至今不遺餘力。它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這其中的“鐙”就是現在的燈。那個時候,已經有玉制燈了。說到這裡,不知道燈具設計者們會不會覺得汗顏。因為早在戰國時期,燈具就已經呈現了裝飾品的特徵。最有創意的就是人形燈和樹形燈,前者是一個人跪著,手舉馬蹄狀盤子,盤子上面可以點燈;後者模仿松樹形狀,枝節交錯,上面還有鳴鳥和頑猴,足有15個燈頭。這種設計簡直就是裝飾與實用的最佳典範。

不過現在的燈與戰國時期的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材質。戰國時還沒有開發出那麼多可做燈具的材料啊。所以現在的設計師還是要比古時燈具工匠要幸福。一盞燈的風格通過材質就可以體現:水晶燈的絢麗燦爛烘托豪華的格調;鍍金銅牆鐵壁燈展示古樸典雅的風格;天然材料燈具給人一種質樸自然的感覺。

都說2006年燈具設計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裝飾化。燈具越來越能體現家居風格、迎合家居風格,開始成為一個裝飾品。其實我覺得,燈,首先就應該是裝飾品,其次才是實用品。一個不具備裝飾效果的燈,不能稱之為“燈”,只能稱呼其為“照明用具”。這個名字太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