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玉米蟲害以及病害
在學習如何防治玉米的病蟲害之前,我們要先對玉米可能會染上的各種病蟲害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如此才好對症下藥。
玉米常見害蟲種類
1.玉米螟: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葉、鑽蛀莖杆、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應掌握在心葉末期,採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顆粒劑按每畝1.5—2公斤用量丟心,防治效果明顯。也可用菊酯類農藥兌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摘掉噴霧器的噴頭,將藥液噴入心葉叢中。
2.黏蟲:黏蟲俗稱五彩蟲、麥蠶,屬鱗翅目夜蛾科。是糧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蟲,危害玉米嚴重。黏蟲是一種多食性、遷移性、暴發性的害蟲。黏蟲的發生與溫度、濕度有密切關係。一般成蟲產卵最適溫度為19-25℃,30℃以上產卵受影響。另外濕度越大,越有利於成蟲產卵,特別是在陰晴交錯、多雨高濕的氣候條件下,不但有利於成蟲產卵,而且有利於卵的孵化和幼蟲的成活發育。
3.棉鈴蟲:屬鱗翅目、夜蛾科。別名鑽心蟲、青蟲、棉鈴實夜蛾等。
4.玉米蚜蟲:對於蚜蟲,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其危害,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5.玉米葉蟎:俗稱紅蜘蛛,可危害多種作物,以成蟎和若蟎刺吸寄主葉背組織汁液,被害葉片由黃變白而枯死,影響玉米灌漿進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減產。用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細緻噴灑植株,可防治玉米葉蟎。
玉米常見病害種類
幹腐病:玉米生長期均可被害,以生長後期被害較重。為害莖稈和果穗。莖稈基部和果穗處的莖稈生褐色、黑褐色、紫紅色大病斑,嚴重時莖稈從病部折斷。病果穗穗軸變松,易折斷,病穗下部子粒變褐色無光澤,粒間常有白色菌絲體,病穗與苞葉粘連,不易剝開。防治辦法:(1)選育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3年輪作,秋季深翻士壤,清除田間病殘組織,減少侵染來源。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增施有機肥等,培育壯苗,提高抗病力。(2)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4小時。浸種後用清水沖洗即可播種。抽穗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噴霧。重點噴果穗及下部莖葉,隔7天再噴1次。
粗縮病:多在玉米5-6葉時出現,病株葉色濃綠,葉片寬、短、硬、脆,且密集叢生,植株生長緩慢、矮化,是由帶毒灰飛虱傳毒使其發病。灰飛虱一般生活在雜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麥一噴三防時,要將田埂、地頭、路邊的雜草統一噴灑,以殺傷蟲源。也可用1.5%的1605粉3-3.5公斤,加10-15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點種的玉米行內,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減少傳染源。
作為一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玉米的價值是非常高的,而且玉米成熟以後的味道非常好吃,所以千萬要防治好了玉米的病蟲害,以免它們將這一切毀於一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