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怎麼養殖不發黃
蜈蚣草算得上是別名最多的植物之一了,比如說篦子草、腎蕨、圓羊齒、鳳凰蛋、蜈蚣草、石黃皮等都是它的別稱,這點也堪稱是植物界的佼佼者了。蜈蚣草經過人工技術的培育之後,現在已經不單單是種野生植物了,由於它同時具有美化環境和藥用功效的原因,它如今已經進化成為了一種較受歡迎的室內景觀植物。
先來看看蜈蚣草怎麼種吧。
一、蜈蚣草的種植方式
1.孢子種植
當小葉背面的孢子囊群初顯時,按照複葉的大小糊成條形紙袋,套在複葉上把基部綁緊,孢子成熟後會自動落到紙袋內。採收時將套袋的複葉從基部剪下來,讓葉端朝下輕輕抖動,將孢子集中到袋底,取出複葉,再將各個袋內的孢子集中起來。播前應提早進行土壤準備。將褐泥炭搓成粉面並過篩篩細,放入蒸鍋蒸1個多小時消毒,取出後趁熱裝入洗刷乾淨的“苗淺”內,刮平按實,用盆底浸水法把土浸透,再按照微粒種子的播種方法將孢子稀稀地播在盆土表面,不要覆土,立即蓋上白紙和玻璃,放在20℃~24℃的室溫下。
2.分株種植
越冬後的老株在春暖後開始從地下塊莖上抽生卷拳狀的初生幼葉,分株繁殖應趕在新葉抽生前進行。脫盆前兩天停止澆水,脫盆後用菜刀白葉叢間把它們切成幾塊,每塊根團上應帶有5~6根複葉,分開上盆栽種。每個“坯子盆”老株可分成4盆,上盆後澆一次透水,蔽蔭養護,每夭噴水來增加空氣濕度,盆土只要略顯濕潤就先不澆水,以防塊莖上的切口腐爛。待卷拳狀的幼葉展開後把老葉剪掉,再正常澆水。
二、蜈蚣草的養殖與護理
土壤:蜈蚣草腎蕨根系分佈較淺、具有一定的氣生性,因此培養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盆土一般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少量園土混合,亦可加入細沙和蛭石以增加透水性。作吊籃栽培時可用腐葉土和蛭石等量混合作培養土,重量較輕,適宜懸垂。家庭盆栽時,為了保持土壤的濕潤,可向培養土中混入一些水苔、泥炭蘚等,這對腎蕨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此外,盆栽時常用1份腐葉土或泥炭土、1份河沙土和1份蛭石或珍珠岩配製成基質;亦可用2份腐葉土和1份河沙土混合使用。同時,在培養土中加少量骨粉、蛋殼粉等鈣質養分,也有利於腎蕨生長。
陽光:腎蕨喜歡明亮的散射光,春、夏、秋三季均可放在室內北面窗邊養護,但需注意通風。放在室外養護時要放在疏蔭下避免陽光直曬。若光照過強則葉片極易焦黃,如果腎蕨過分蔭蔽,羽葉易脫落。
溫度:腎蕨不耐嚴寒,冬季應做好保暖工作,保持溫度在5℃以上,就不會受到凍害;溫度8℃以上時還能緩慢生長,但也不宜置於靠近熱源的地方,否則往往會由於溫度高而引起過旺生長影響整體株型。冬季栽培,應特別注意防止夜間霜凍及冷風吹襲。腎蕨也怕酷暑,夏季氣溫高,蒸騰劇烈,必須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並不斷地向植株噴水,這樣也可使葉色更加嫩綠。夏季,在充分澆水、噴水的情況下,腎蕨在氣溫30℃~35℃時還能夠正常生長。
澆水:夏季除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外,每天還需向腎蕨葉面上噴清水2-3次,增加空氣濕度,才能保持葉片翠綠。空氣乾燥時,腎蕨羽葉易卷邊焦枯,降低觀賞價值。但澆水也不能過多,若盆土積水,易引起腎蕨葉片枯黃脫落。
施肥:腎蕨不開花不結實,養分消耗不多,對肥分的要求比較微薄。腎蕨的施肥以氮肥為主,在春、秋季生長旺盛期,每半月至1個月施1次稀薄餅肥水,或以氮為主的有機液肥或無機複合液肥。適量的施肥能夠保持葉色的持久翠綠,使植株充滿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
病蟲害:腎蕨在栽培中病蟲害較少,但有時由於管理不善,也會碰到一些麻煩。如在過於潮濕的地方會有蛞蝓為害;通風不良時,有蚧殼蟲的發生;另外有時也有線蟲危害,造成葉片上產生褐色圓形斑點,影響觀賞。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在栽培中正確細心地管理,注意按照腎蕨的生長習性,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等條件,一般都能有效地避免和克服。
換盆:蜈蚣草的地下匍匐莖抽生能力較強,分株苗生長1年後會擠滿全盆,每年早春應翻盆換土一次,用泥炭、腐葉和麵沙各汙一混合上盆,供廳堂陳設的可換入“三道箍”內,家庭陳設的最大換入“坯子盆”內。翻盆時如不分株,應將週邊鬚根剪掉一部分,時剪掉老葉,使植株徹底更新。
另外,也有蜈蚣草水養的個例,這個時候只要注意盆水和營養液的更換就可以了。怎麼樣,通過上面的介紹之後,大家學會了如何在家養殖蜈蚣草了嗎?雖然它的名字不好聽,不過作為室內觀賞植物來說,葉形還是極具觀賞價值的,大家可以試著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