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收納 道道道理
家居收納是一個老話題又是一個新話題,說其老是因為只要居家過日子就要考慮這個問題,說其新,是因為大部分人在收納上屢遭挫敗,成功的經驗不多。
記者留意關注這個話題已有1年多的時間,以下是記者整理出來的關於家居收納的一些思路和體會。
●收納理念
收納是體現家是否有實用性的重點
事例:《家居週刊》的老朋友小波告訴記者:哈威和她在每次家居設計時,他們和業主要進行長時間的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詢問一些類似的問題:你有多少雙鞋、多少件衣服、多少書、多少私人收藏,等等。小波說,都說好的設計是既美觀又實用,我們認為,儲藏設計的水準是體現實用性的重點。而要做好儲藏設計,就要確切瞭解居住者方方面面的生活情況。
經驗談:記者採訪後體會到,收納首先來自理念。好的居住空間其實是空間狀態“空”和“滿”的平衡。家裡需要傢俱和物品是因為空蕩蕩的房子讓人孤單;但是物品過多又缺乏歸置,空間滿當當的,也會讓人心煩意亂。
一是空間的利用,把邊邊角角、上上下下都利用起來,但是難度在於如何不讓收納的空間影響家居的整體美觀,這就要考驗設計師的功力。
二是取捨觀。家中的物品,有生活經驗的人士告訴記者,有一種分類方法認為:一是擺設品,二是必需品,三是珠寶、首飾、藏品等細軟,四是雞肋品。應該具有一些精品觀念,擺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同檯面的擺設物最好能互相呼應。如果有很多擺設物,可以輪次擺放,而不必全部擺出,否則事與願違,反而失了品位。
三是生活習慣。窗明几淨的家往往都是生活習慣支撐的,讓家乾淨的秘訣是從哪裡拿的東西就放回哪裡。
收納要依賴好的習慣
●收納理念
收納應從裝修開始
事例:MAGGGI是某領館的工作人員,是標準的白領。和先生結婚後購買了番禺某樓盤的80平方米的精裝修套房,很省心。但是1年後產子,把母親接來幫忙照顧,這下家裡就亂了套,由於沒有太多的儲藏空間,嬰兒的用品和母親的生活用具、用品擠佔了原本就不富餘的空間。
經驗談:收納從裝修開始,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裝修的時候要有一定的發展眼光。裝修時,至少要預估一下5年內的生活變化,然後可以向一些“師奶”請教,在結婚、產子後的生活裡會有哪些問題,然後在裝修時,一是至少預留出一部分空間應對變化,二是在買傢俱時,購買一些附屬儲藏功能的傢俱。
收納首先從理念開始
●收納理念
收納空間要適度,畢竟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給東西住的
事例:最近記者去看一套2手房,房主是一位60多歲的香港老先生。他帶著獻寶般得意的神態領記者來到連接廳房的一條2米長的走廊上,他說:“你知道嗎,我們香港人居住空間狹窄,所以尤其重視儲藏空間。所以我在裝修的時候把走廊上方封了起來,這樣就有了很多儲藏雜物的地方。”但是記者認為封後的走廊太低,很壓抑,請教一位設計師朋友,他說解決方式是將封後的走廊天花貼上鏡面。
經驗談:報紙的美編常常愛講“版面要留白,要給讀者呼吸的空間”。其實家居空間未嘗不是如此?記者的居住理念是,家裡要有一定的“空”的感覺。所謂空,不是指家徒四壁,而是指傢俱和物品所占的空間最好不超過家居整體空間的一半,否則就會覺得悶和擠。
據記者採訪中發現,很多二次購房自住的人士都很注意家居物品的收納,主要方式就是把家中的邊角、上下空間都充分利用,但建議大家一定要有適度觀念,畢竟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給東西住的。
收納空間要適度。
●收納理念
收納,一件日常性的工作
事例:我常常把家務集中做,累得要命,效果也不好,請來一位鐘點工幫忙,邊幹邊聊時,她說,家務一次清理後,重要的在於日常保養。
經驗談:在時下流行的美國電視劇《絕望主婦》中,漂亮的主婦布瑞的家裡總是整潔明麗,讓她的芳鄰們既羨又妒。原來,布瑞的秘訣是勤快,隨時把家裡的物品各就各位。
一個房子住3年,家居收納可能就成為一頭“大象”,因此有必要把收納作為日常家務,一個原則就是“用過的東西立刻放回原處;儲存的空間一旦確立就儘量不要再增加,在確定的空間完成雜物的吐故納新。”
這樣的鐘每天在“升值”呢!
(文/記者 胡盛春 Robby/編制)